返回四十九 奇症 一(2 / 2)杨思大老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向青山暗地里开始分析病症,病人消瘦,面色不华,在加上脉象细数,这说明病人阴气阳气俱虚。

右关脉尤其明显,更是指出病人脾胃病变,呕吐之严重。

再想到病人患病已经长达十一年,无数次的呕吐已经让脾胃阴液耗损。胃为上下传导之器官,现在停而不传(肠道),以致食入之营养无法吸收,长期郁结于胃部,郁多了自然要向上吐出。

拖延至今,演变成恶性循环。

治法上当以补益于通降并用。

即:补身体之不足,通降一身上下之气。方拟补中益气汤以升腾清阳,凉膈散以荡涤中州脾胃之格拒(呕吐)。

思路通了,向青山随即书方如下:

炙黄芪二两焦白术一两人参两钱太子参一两陈皮四钱升麻三钱

柴胡三钱当归五钱牛膝五钱郁金四钱姜黄四钱冬葵子三钱

外加成药药丸凉膈散两钱,装入药包内同煎。

写上配药三副,最后还签上大名,将药方交给称药的伙计陈三。

那农妇还有些不信,问向青山:“能治好吗?”

“我不敢说全好,至少能好上一半。大娘您要是相信我,吃完药再来,我就能有八分的把握可以治疗好!”

农妇听了大喜,说第四天一定来,“看了那么多的大夫,还有太医,就你这边能有个准信!”

这边陈三在配药,延年堂的两位大夫就在柜台上看药方。他们看来看去觉得好像药方没啥啊,不过就是补中益气汤加味,外加一小包凉膈散而已。

但向青山诊断书方的思路他们看不出来,也想不明白,为啥他就那么有胆气。

吴明堂还凑到林唯庸的耳边小声说:“许是那小子为了脸面在装,太医都治不好的病,他能治好?”

“吴老说的有道理!”这点上林唯庸不得不服。

第二个病人是个老汉,年纪和向青山老爸向二柱差不多,他的病也很奇特,就是双下肢发热。每天晚上从亥时开始,一直到凌晨的卯时初才罢休。

夏天两腿暴露于外不说,就是冬天也要将两腿伸到被子外边,若饮酒或食用生冷,夜里发热还要加重。

老汉还自诉平时情绪不佳,时常心烦恼怒,脘腹胀满,背部恶寒。在镇上,县城已经看了一年了,就是没治好过。

问小便;浑浊而黄,诊脉;弦而无力,舌质岸;苔白而干。

向青山很快就做出结论,这是土虚木郁,寒热错杂之症。

五行中脾胃属土,肝脏属木,又木克土,因为肝气的郁结而引起脾胃虚弱。

脘腹痞满,就是脾胃虚的指证,脾气不好,心烦恼怒就是肝郁的症状,再加上两脚发热,脊背恶寒,形成看上去很复杂,但其实一点都不难的病症,就是不知道明朝人怎么会看不好的?

这个病他自己就治好过,在医案上也看到过类似的病例,他对此很有信心。

向青山对病人说:“老叔,我给你开张方子,也是三服药,包你至少好一半!”

“这么灵?”病人还有点不敢相信。

向青山大打包票:“我在乡下只好过和你类似的,要是一点效果都没效果,我倒赔你十文钱的诊费!”

“好!”病人开心的大笑起来。

随即向青山开始书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