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其音强迫自己面无表情地领了旨,谢了恩,站到魏良和闻怀远面前,坦然地接受了恭喜。
这魏良比杨三九年轻一些,身体也更加健朗,若是脱下身上的行头,几乎看不出是太监。
“敢问魏公公,我这封邑三百,是朝廷划下三百户来,还是由我自己收纳?”
“沈县主可自行收纳,然后在县衙登记即可。”
沈其音就近抓了一个问题,好让自己的理性赶紧运转起来。
这成朝新立,方至二世,制度上还颇有些杂糅混乱。
就说这封爵吧,爵位虽以地名冠之,但是勋爵们是没有实际封地的。所有的爵禄,由朝廷统一分发。
然而,像沈其音这种,又额外赏了封邑的,就可以在爵禄之外,享受这三百户人的税收。而被沈其音收纳的这三百户,也不必再向朝廷交税,连徭役之事也是沈家说了算。
而按照魏良所说,这三百户人并非朝廷指定,而是自己招纳。这又有点像明朝举人免田赋,自有大批投献一般。那么沈其音自己凑这三百户的过程,可就有很多文章可以做一做了。
没看见闻讯赶来瞧热闹的马成,马家庄的马员外,眼睛里都冒出金光了吗?
不过这些事情还是要从长计议的,沈其音可不希望自家封邑养的全是只想着少交税的蛀虫。
想好了这个小问题,沈其音觉得自己的状态又回来了。
县主这个位子,正符合她的需要。她不是总想着改善成国贫苦百姓的生活吗?在书院走上正轨之前,这三百户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而另一方面,县主这个答案,应该也能勉强解决了孟回风出的难题吧?虽然离辛北辰的国公还差得远,但至少已经站在了同一台面上了不是吗?
贵族之间即便相争,也是有不成文的规矩的。有了县主的身份,哪怕将来对上辛北辰,沈其音的选择也更多了。
更何况,除了她的县主,不还有阿羽的常宁县侯吗?
想到此处,沈其音又问:
“这圣旨上还有舍弟的县侯之封,不知魏公公可是先去找了舍弟?”
“沈县主说笑了,圣旨只有一份,令兄的封赏,等于已经由沈县主一并领下了。”
“原来如此,那我便代舍弟谢过天子,谢过魏公公了。我姐弟二人食朝廷之禄,自当为陛下分忧,为天下表率。”
“如此最好,沈家兄友妹恭,实乃楷模!陛下听闻,定然倍感欣慰!”
一个称兄,一个道弟,指的都是沈其羽。听起来有些驴唇马嘴,但实际上则代表了各自的立场。
朝廷的意思很明显,名义上沈其羽必须是兄长,这是伦常,不可更易。但赏赐发到了沈其音手里,就等于承认了她一家之主的身份地位。
沈其音也无意在这件事情上较真,于是暗示自己私下里不会改口,但明面上肯定会维护朝廷的脸面。
最后,打哑谜一般的对话,在魏良的夸赞中结束了。看来,沈其音的这个态度,已经符合了皇帝的要求。
虽然圣旨里的事情还有许多需要研究的,比如沈渠昆的复爵和葬礼,但没有必要放到现在讨论。
今日剩下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