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郁风与母亲去远处的麦田施肥。
返回时,母亲发现一户人家田头的菜地里有一颗油菜特别的肥硕,立刻两眼放光。
郁风也注意到了那颗油菜。在一片黄色的裸露的土地上就那么一颗身宽体胖的油菜,肥嘟嘟的,绿油油的,在凛冽的寒风中,那么的引人注目。
郁风觉得这一颗油菜吃起来一定很香甜,他有些怀疑这究竟是不是一颗油菜。
母亲探着脖子向着四周瞧了瞧。
在这无垠的旷野里,除了刺骨的北风与没有任何暖意的阳光外,不见一个人影。
母亲弯下腰来,小心翼翼地将那颗肥硕的油菜拔了起来,然后又用土将那个坑填平。
郁风很是忐忑地四周瞧着,生怕被人发现。
当母亲将那颗油菜装进袋子里后,一起往回走时,郁风一颗悬着的心才落回原处。
明天的下饭菜已经有了一半的着落了。
母亲一直教导郁风不要拿人家的一针一线。然而,今天的这一行径肯定是“偷”。郁风有些弄不清楚了,在这种食不果腹的境况下,偷人家一颗油菜到底是应该还是不应该?
土地只能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平日里出个份子钱,小孩子上学什么的,特别是拆旧屋盖新房这种大手笔,就得另谋出路了。
这里的人家一到农闲时节,家家编蒲包。编蒲包是当地人的一项重要的副业。
编蒲包少不得蒲草。这周边是不产蒲草的,三阿县的西部有众多的湖泊,那里到处是蒲草。
初春时节已经将刚刚从冰渣里吐出新绿的蒲草预定好了,到了深夏收割好用船运回来。
收割运送蒲草那可是一项重体力活,需要团队的协作。前进生产队每年都会自发的组成两三个团队。
这一年,父亲与王家五兄弟以及另外的三户人家搭伙割蒲草。
前进生产队共25户人家。王姓是大姓,共12户;其次是罗姓,共6户;其余的,每个姓氏不超过3户人家。
农民嘛,日出而出,日落而归。即便是去县城的工地干体力活,晚上也是要回来的。
每年只有割蒲草的当口,父亲才会有几日不归。
郁风没有睡午觉的习惯,这一天的下午又是一个人百无聊赖地在空荡荡的村子里晃荡着。
从西边走过来一位中年妇女对郁风说道:“你爸他们的蒲船回来了,你还不快去啊!”
听了此话,郁风立刻脚下生风向村子的西头飞奔而去。
三阿县地处里下河地区,乃鱼米之乡,水网密布。小河连着大河,大河连着运河,运河傍着湖泊,水道四通八达。
村子西头是一条大河,生产队唯一的一条大船常年停在此处。每年的冬天都会有外地的大船停泊此处收茨菇。这些大船比起生产队的那条大船来,那就大太多了。听大人们说这些船都是要过江去的。长江,那是一个多么遥远而又神秘的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