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便看到他的身影,我还是有些心酸,但是自出了国公府后,我对他的感情,便不再有了。进了堂屋,连忙咧了个笑脸。
“表哥来了,怎么不早些说,小菊快去沏壶好茶。”
他见我很是欣喜,想上前来抱我,我猛地退了一步。
自知失礼,他收回了双手。
“不知表哥前来有何贵干?”我抬头问道。
“我有好些天没见着你了,想过来看看你,你还好吗。”我语气生硬,他有些茫然。
我笑道:“托表哥和舅母的福,我好的很。”
他自知理亏,低了头,脸色极黑。
“我听说陛下为你赐婚了?”他问道。
“是呀,皇恩浩荡,陛下不只赐了婚,还允我在此处长住,免遭些恶人欺凌。”
他知我说得什么,片刻不语。
“他对你好吗?”他低着头。
“山珍海味、绫罗绸缎都是挑最好的往我这送,将军待我自然是极好地。”
“云儿我……”他刚要张口,我便打断他。
“表哥没什么事的话就请回吧,将军马上要下值了,就不留表哥在这用晚饭了。”
见我如此,他低头踌躇,后甩甩衣袖,夺门而去。
晚膳时刻,我正吃着碗里的饭。对面冷不丁来了一句:“今日去哪戏耍了?”
这厮果然在我身边安排了眼线,我假装淡定道:“城西。”
“大老远跑去城西做甚?”
“听说城西有家成衣店,衣裳做得极为别致,不光布料用得好,连上面的花样都是专门从苏州请来的苏绣大家绣的。”
“是吗,怎么没买两件回来。”他夹了一口菜。
“今儿过去试了一下,虽然材料好、花绣得也精致,但是针线却不是最上等的,着实有些滥竽充数之嫌,实在是配不上这么好的布料和绣娘。”
他不再问,只低头扒着饭。“听说明国公府的二公子今日来过。”
我就料到他要问这事。“表哥听说陛下赐婚,特地赶来祝贺。”
“除了祝贺呢?”
除了祝贺?这是还要听些什么话,我反应极快。放下筷子,抬起头,看着他。
“将军这般,是怕我跑了不成?”我戏谑的看着他。
他笑了笑,低着头继续吃饭,没再追问。
“你表哥与王参政家的大小姐下月初八完婚,贴子已经下来了。”
我无感,又继续吃饭。“那真是恭喜他了。”
“你不恼?”
“人家郎才女貌,‘门当户对’的,我为何要恼。”
他懂我何意,居然被我逗笑,无奈地摇了摇头。
景德元年三月初八,宜嫁娶、纳婿、安床、纳财,忌开光、开市。
今日,便是明国公府二公子谢明恺与参知府大小姐王姝娥大喜之日。
听闻,王参知嫁女,备了十里红妆;公府迎亲,摆了十里炮仗。外面敲锣打鼓、吹拉弹奏,热闹的很。
我站在屋门口,听着外面的鞭炮声、礼乐声、行人祝贺声,心里便生了些悲凉。若是父亲还在,此时头顶珠翠冠、身着青袖衫的人应该是我吧。但是又想想,若是嫁过去,得舅母这等婆母,怕是日子过的也不快活。我转身进了屋。
赵允升今日不当值,不知他去不去明国公府的宴席。
我想着,他便来了。看他打扮平素,想必是不去了。
“今日明国公府摆宴,这贴子给了我,你说我是去还是不去。”他寻了个位置坐了下来。
“将军去不去是将军自己的事情,何必跑来问我。”
“你想不想我去?”
原来主意打在这儿啊。我假装不懂。
“将军想不想去?”
“我在问你,你觉得我该不该去。”
我见无法回避,只能直说了。
“若是从将军的角度来看,我倒是不建议将军去,毕竟将军与那王大小姐,现在该叫王大娘子,有过定亲之嫌,将军若是去了怕是会被有些人拿来作文章,到时候再传出些什么,恐怕对将军和王大娘子的名声有损,所以将军还是不去为上。”
我转头过去,与他四目相对,自觉有些失礼,我撇开看向别处。他也回了神。
“今日既无事,你陪我去见个人吧。”
“什么人?”
“去了就知道了,收拾一下,我在外面等你。”
也不等我回答,他便径直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