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恪需要更高端的武器,才能在将来的战争中不落下风。
火药的原材料,硝石是火药最重要的成分,最大的出产地,是安西大都督府和玉门关(新疆,甘肃)一带,除此之外,便是川蜀一代。
当时离开凉州时,系统给出了三个选项。
第一是留在凉州,继续发展势力,第二个选项,是前往江南道杭州府执行下一个提升声望值的任务,第三,便是返回川蜀一代,发展势力。
凉州太过于贫瘠,战事又多,还容易被李世民发现,不适合发展势力。
提升声望值,李恪暂时已经没有那个需求了,如今的李恪,在天下百姓的眼中,已经不再是那个罪大恶极的逆贼了,通过了太原和凉州的事件,李恪已经成功了使李世民和百姓水舟分离了。
思索良久,李恪决定返回川蜀一代,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
川蜀一代多群山,正好可以成为李恪天然的屏障,李世民的大军想要打入川蜀,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报!长安的线人来消息了!”
一名士兵急匆匆的跑到李恪面前,将一张密信呈。
这么多年,李恪也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准备,当年回京述职时无意间安插在宫内的一些线人,此刻终于派用场了。
不过这些线人多是一些普通侍卫,能够得到的消息非常有限,一些绝密的事情,李恪还是不知道。
不然的话,渭水河畔的为啥,李恪就能提前知道了。
“李世民要逼我造反?”读完信件,李恪的脸色,一下子便沉了下去。
信说,李世民已经拟好皇榜,向天下人宣布,李恪造反了。
这和有罪的性质完全不一样。
在古代,造反可是非常严重的事情,一些历史的很多乱臣贼子,到死都不敢宣布自己造反,最多也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而造反,也就代表了,李恪要将建立一个新的国家,这和乱臣贼子的性质完全不一样。
其罪恶程度,难以想象,更何况,如今的李世民,还是站在大义的高点,百姓很容易被蛊惑。
“没想到,我自己还没宣布造反,李世民却是坐不住了。”
读罢信件,李恪忍不住嗤笑一声。
“既然你都主动要承认我造反了,那这好意,我就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