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吊钱对于贵族官员来说的确不跪。
但是对于百姓来说就是一个天价!
而白羽要做的,就是坑那些贵族官员的钱。
这点在白羽说出来后,始皇,尉缭以及李斯都能够明白。
对于白羽这个建议,始皇完全同意。
况且,始皇也丝毫不怕文房四宝被诸子百家知晓。
就算诸子百家知晓,他们没有制作步骤和方法,也根本无法制作出文房四宝。
“贤弟,如何将私塾进行推广?让更多百姓能够读书。”
这个问题解决后,始皇看向白羽询问道。
第一次举行科举,人数肯定很少。
之前就说过,大秦之中百姓大部分都不识字,识字的也仅仅是一小部分。
况且,在识字的一小部分当中,很多也并不是那么博学多才。
想日后从科举中挑选有用之人,一定要让整个大秦百姓能够读书。
私塾就成为了一个问题。
“大哥,这一点需要时间,急不来。”
对于这个问题,白羽没有办法解决。
读书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时间。
“如果在所有大秦建立私塾,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白羽顿了顿继续道:“不过也不是没办法,不过建立私塾后需要教导,这点大哥再举行科举时便下旨让那些识字老者担任老师。”
“等私塾建立后,始龀的孩童便可入学堂读书。”
“如此一来,有足够的时间让其正常起来,日后可参加科举。”
说完后,始皇沉思起来。
尉缭和李斯也在思考其中的有利之处。
“大统领这个方案的确可行。”
尉缭说道:“孩童读书,由老师负责教导,不仅如此,还能够从小让其知晓大秦之威,学成后参加科举,入朝为官!”
李斯听闻尉缭的话后,点点头道:“不错,此举甚好。”
“朕会命人拟旨,而后通知地方官员开始建立私塾,并且让有些学问老者担任老师。”
始皇觉得这个办法不错,时日一久,大秦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读书人出现。
如此一来,这些读书人之中必定会出现些许博学多才之人。
…………
“贤弟,科举应当如何举行?”
这时,始皇再次问道。
之前始皇,尉缭和李斯三人商讨的便是在科举之中如何出题。
但是却没有想出如何举行科举。
始皇此话一出,尉缭和李斯都纷纷看向白羽。
“科举可分为四个部分。”
白羽开始对始皇一一解释。
第一步童试,在童试中有三次小考,通过成为秀才。
第二步乡试,通过成为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