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初之时,大军从长安出发,当抵达安徽境内的时候已经到了秋末初冬。
而另一方面,在大军出现在安徽境内后,刘安与刘赐这才慌忙的反应过来造反的事情已经刘彻得知,如今是起大军来平叛的。
两人也是慌忙间集结大军想要抵御,但终归还是慢了一些时间,丢了几座城池,也让平叛的大军找到了据点稳固下来。
城镇内临时设立的帅帐内,几人看着地图,正在商讨作战的方案。
“现如今两军对峙,我们一路来的时候,已经有不少的斥候得知这里的情况,一定要在各路诸侯王犹豫不决的时候,以迅雷之速解决这里的战斗。”
“但此刻对方的兵力都已经集结于各个城镇之上,封死了大军行进的线路,照目前的情况了来看,如果想要以最小的伤亡攻破的话,最少也要一个月。”
陈琦忽然站起身,看着下方坐着的四人,淡淡的说道:“一个月?不行,必须得在半个月内结束。”
“半个月?这如何能够做到!”
赵尘起身,不可思议的看着他,即便是正常的行军,那也要半个月后才能到达刘安与刘赐所在的都城,更别说如今这种情况了。
还没等陈琦开口,卫青起身缓缓的说道:“还是有办法的。”
赵尘一愣追问道:“什么办法?”
“突袭,如今两方部队对峙,他们的注意力肯定是放在这里,为了不在短时间内被朝廷大军攻破,刘安势必会集合全部的兵力抵挡,随后求助,在这段时间内,只要派遣骑兵,率先到达都城,攻下就没有问题了。”
“这样做的风险太大,我不赞成。”
李凌站起来反对,纵然大部分兵力都会在前沿,但是肯定也会留下几千甚至上万的守备军在城内,既然是要奇袭并且不被人发现,人数肯定不会多,最多几百人肯定不会超过千人,这相差五倍以上的兵力,如何能够攻城。
赵尘也反对这样的冒险,如果成功还好,一旦失败,不仅会让这些人又去无回,也会让那些虎视眈眈的周边诸侯下定决心。
“我赞成,唯有如此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解决这场战斗,一旦陷入拉锯战,对于我们是非常不利的。”
王少卿默默的站了起来,表示支持卫青的方法,目前的情况来,唯有这种方法是最合适的。
两人赞同,两人反对。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陈琦的手中。
“此事千难万险,谁愿意领兵前去?”
“自然是由我,此法是我提出来的,没有道理要让诸位冒险。”卫青当仁不让的说道。
“不行,必须还得有个人一同前去。”陈琦拒绝了他一人请战的打算,目光在其他三人之中看了起来。
王少卿看着他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最多,心里也有些不自然。刚刚开口不过是为了让卫青能够在此战中立下功劳,而却他所说的确实有些道理,虽然风险大,可风险越大,也意味着回报越大。
“另一个人便让李凌跟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