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还是问到这个了,言琮握着杯盏的手一紧,眼神却不由自主的温柔了下来,那是他最想细心呵护的回忆:“你娘啊,那是我见过最特别的女子,钟灵毓秀,善良温柔,论才华,论策略,不输这世间任何一个男儿。”
说这些话的时候,言琮的眼里闪着光。
那个如晴空一般的女子呵,若不是生在这乱世,或者会有幸福的结局。
他伸手摸了摸言书的头,看着他的眼道:“你与你阿娘,长得很像。”
这眼神说是看着自己,可言书知道,踏实对着自己想到了旁人。
从前他也奇怪,自己作为言琮的儿子,为何不像二哥一般,眉眼都继承了父亲的样子,倒是母亲赵青梅,虽不形似,好歹也是神似,如今这谜团被解开,往日的恩爱情分,似乎也变得有些不堪一击。
言书张了张嘴,一时竟不知该从何说起。
言琮瞧他这样,哪有不明白的道理:“你母亲那样的人,总是容易叫人一见倾心过目不忘的。可年少时的情动,并不代表她就是那个适合陪自己过一生的人。这一点我懂得。”
言书丧生丧气道:“您懂得,那位却不见得懂得。否则,也不会惹出这么一摊祸事来。”
而自己,就是那摊祸事结出的恶果。
“那一位看中的到底是谁?敌国奸细,还是罪臣家眷?总不能是像唐玄宗一般看中杨玉环了吧。做公公的瞧上自己媳妇儿,这个理由倒是足够让圣上过来杀我灭口了。”
这样不伦的事儿,言书说的轻描淡写,仿佛不这样,就不能解了他心里的怨怼。
“那是你爹娘,再有误会,也不能这般口无遮拦。”言琮有些头疼:“下回,若是再被我瞧见你找小厮去街口搜罗这些乱七八糟的话本子,看我怎么揍你。”
虽是一段必须被掩盖的辛密往事,但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堪,或者,在先祖皇帝眼里,与清歌的回忆,是自己此生最幸福的遇见。
姜清歌,就是言书的生身母亲,也是前朝最得皇帝殊宠的容音公主。
喜诗书,善乐理,懂兵法,容貌倾城,更是十四岁上一舞动天下。
这原是一个叛贼爱上公主的俗套故事,如果这位公主没有那么特别的话。
前朝最后一任君王,也就是言书的外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个好人。
减赋税,重农桑,也一力秉持着听闻纳谏,不杀文臣的传统,勤政爱民是他秉持的唯一标准。
可再是夙兴夜寐,也顶不住前朝累积了百年的糜烂。
贪污,那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风气,绝不是凭一个帝王的一腔热情就能扭转的,尤其是当这个帝王手段不够铁血的时候。
一切民怨,在长明河决堤的时候达到了顶端。
年年维修,年年加固,刮尽了百姓骨血修缮的长堤,经不住几日雨水的冲击,堤坝千疮百孔,并不是偷工减料那么简单。
这样的事情,若是传到上头,一层层剥削的贪污就会掩盖不住,当官的害怕担事儿,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那这数万流民混了泥土,用麻袋扎了,用以添堵缺口。
那一年,长明河的水都是红色的。
被屠杀的那一处,原也富庶,文武均衡,算得上一块养人的宝地。
仁宗皇帝,太傅向安,将军凌肃,都是从那堆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