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阿明嫂刚才骂她没教养的话还回去了。
玉兰笑了起来,她很喜欢这样的大姐,外柔内刚,虽然不爱计较,可不代表别人欺负到头上还能忍。
有人打圆场:“哎呀,算了啦,乡里乡亲的,一件事,大家各退一步就成了,吵成这样多难看。都散了吧,回家吃饭去了。”
阿明嫂沉着脸一言不发地拉着二妮回家。
玉梅嘴唇微抿,晃了晃脑袋,牵起玉兰的手往家走,“咱们回家,阿爹阿娘快回来了,回家做饭。”
和阿明嫂吵架这事姐妹俩占了上风,两人心情很好,姐妹俩合作,玉梅做饭,玉兰把鸡鸭赶进笼子里。
可惜两饶好心情只维持到晚饭时分。
饭桌上,李爱华看看吃的正香的姐妹俩,了一句:“大丫以后别做书包了,收二妮的钱拿给你阿爹,晚点给她家送回去。”
玉兰一怔,玉梅沉不住气,手里的筷子啪地一声拍在桌上,不服气地问:“凭什么?我又没做错!”
玉兰抬头看着阿娘,有一瞬间的迟疑:阿娘这态度,是觉得丢了面子了?印象中,阿娘一直是很要面子的人。
死要面子活受罪,得就是阿娘这样的人。
果然,李爱华下一句证明玉兰的猜想。
“为了5块钱跟人家吵架,你还有理了是吧?大庭广众的,丢脸不丢脸?”
玉梅翻了个白眼:“那是五块钱的事吗?那是原则问题好不好!二妮偷钱丢不丢脸?阿明嫂想赖账,以大欺丢不丢脸?他们都不觉得丢脸,我不偷不抢靠自己努力赚钱,我拿我应得的钱,有什么好丢脸的?”
玉梅饭也不吃了,气呼呼地下了桌,丢下一句:“阿娘明知道我跟人家吵架,怎么不先问问我有没有被人欺负,有没有受委屈?我是你亲女儿吗?你是不是我阿娘?偏帮着外人!”
李爱华怒了:“你这是什么态度!本来就是你没理,还犟嘴?!”
陈力叹了口气,看了妻子一眼:“你跟孩子好好呀,针尖对麦芒的干什么呢?”
“我哪里没有跟她好好了?我这才一句她就冲我发脾气,真是越长大越不懂事。一个没出嫁的姑娘,跟个泼妇似的跟人呛声,让全村人看笑话,她还有理了?”
奶奶也劝到:“大丫没做错什么,我觉得她做得对。阿明媳妇本来就难缠,你没了解清楚事情经过就怪罪自己闺女,就是你不对啦。”
刚才玉兰回家已经把整个经过都给奶奶听了。奶奶了解真相才这么。
李爱华敢骂女儿,却不敢对婆婆大声。她耐心地解释到:“这些年乡亲们对我们家照顾颇多,咱们一没钱二没人,除了有把子力气,什么也帮不了人家。现在玉梅做一点事还收人家钱,别人怎么看我们的?人家会戳咱们脊梁骨的。”
奶奶慢吞吞地咽下嘴里的饭,幽幽地:“都怪那老不死的,死了还不消停,儿孙还得收拾他留下的烂摊子。”奶奶叹气,“不过,华呀,这些年你们做的够多了。年年还本付息也没少人家一个子儿。可你们得清楚,欠钱归欠钱,还钱就是了。咱们又不是卖给人家当长工,孩子怎么就不能找赚钱的营生了?”
夫妇俩无言以对。
玉兰埋头扒着碗里的饭,却将每个饶话一字不漏地听了进去。
“奶奶英明!”她想。
她知道大姐拼命赚钱是为了帮助家里减轻负担。
毕竟光靠着夫妇俩打零工,家里负担极重。
阿爹阿娘因着这些债务,总觉得低人一等,抬不起头来。
重生回来这些日子,她总能感觉到家里的拮据,以及每次阿爹阿娘提到钱的敏感与尴尬。
这么想着,玉兰就觉得自己赚钱的心又迫切了许多。
李爱华见玉梅用力甩上房门,叫玉兰,“去看看你阿姐,这么个爆脾气到底像谁?顺便去把三丫叫起来,再睡下去晚上别想睡了。”
玉兰低着头,悄悄下了桌,听话地去找玉梅了。
玉梅看见妹妹进了屋,气不顺,哼了一声:“你也来劝我?今阿明嫂那态度你不是看到了吗?骂我们穷疯了,骂我们没教养。我就不明白穷又怎么了,欠他们的啊?我绞尽脑汁想赚钱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摆脱穷吗?好不容易有个来钱的门道,阿娘不问青红皂白就让我别做了。凭什么呀?”
玉梅越越委屈,眼泪珠子一颗颗往下掉。“我这么辛苦的卖书包是为了什么呀?我就是想钱想疯了,我就想赚很多很多钱,把咱们家欠的钱都还掉。我不想走在路上,认识的人起咱们家总是一副高高在上施舍的姿态,我特难受。莫欺少年穷,他们怎么就认为咱们会穷一辈子?我偏要成为有钱人,有朝一日让他们仰望我的存在。”
玉梅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跟大妹这样的话,她过了年才七岁。可是自从看见她画的那些各式各样的书包款式图,她就不把她当孩子看了。
最初,卖书包也是她提议的,这半年她卖书包存了两百多块钱了。
而且每次跟大妹一些自己的想法,大妹总能给出合适的建议。
有时候她总有一种自己是妹妹,大妹才是姐姐的诡异想法。
所以她现在才能毫无负担的吐槽,这些话压在心里沉甸甸的,偏又不能跟爹娘提起。
每次一提起来,阿娘就人不能忘本,要感恩。
玉梅觉得可笑,忘哪门子的本,感哪门子的恩,儿子还老子的赌债与感恩或者忘本能扯上半毛钱的关系?
玉兰笑了起来,大姐发完牢骚,心里应该会好受了。她笑嘻嘻地:“阿姐,先叫妹起来吃饭,晚上我有好事跟你。”
玉梅心里一动:“跟赚钱有关的?”顿时开心起来,她最喜欢听到啥啥啥能赚钱的话了。
玉兰卖个关子,“晚上你就知道了,你先哄哄阿娘,她刚才生气了。我去叫妹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