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妈妈是本家在盛泽镇的吗?”
吴妈妈点头道:“若说是,倒也是,我六岁就到了夫家做童养媳,十六岁时嫁给了我家那口子,家中有一两张织机,日子本来也是很过得去。”
影怜吃着粥道:“我也见过镇上丝绸买卖的盛况,那市河里挤挤挨挨,垂虹桥下都过不来呢。”
吴妈妈脸色温和,充满了对过往的回忆,平静安然的含笑道:“可不是。我生在那里,自幼也学会了纺织。不瞒姑娘说,那时镇上做丝绸买卖的牙行,可夸我的纺的绸呢,我每当纺了十匹,出脱的时候比别人的要多上四五分银呢。那时候的日子,虽不如现在,可一家人在一起,日子也是甜的呢。可惜的是,我到二十岁上,也没得一儿半女在膝下。”
影怜放下了碗,伸手搭在吴大娘宝蓝素缎的衣袖上。人的生命中,多少苦,都是别人安慰不来的,唯有这样一丝的温度,聊胜于无的给一点点心里的支持罢。
吴大娘反握住了影怜的手腕,轻轻拉着她的手去端桌上的碗,让她继续吃饭。
横竖饭每天都是要吃的,然记挂着影怜可有饿着,哪怕一瞬间的时间,也是吴大娘最诚挚的,也可说聊胜于无的安慰了。
影怜食量少,倒是喝酒的时候能多吃点,其他时候饭不过是点缀。然还是将这一碗红豆粥吃完了。
吴大娘继续道:“公公婆婆因是自幼将我养大,也是女孩儿一般的待,也只嗟叹,倒不曾怪责于我。谁知天有不测,一二年间,公婆接连的得病去世,剩下了我两口子。我那丈夫不知听了谁的挑唆,说是我克死了公婆,这一生无父无母无夫无子无孙,他逐渐开始变了,日日在外喝得大醉,家中生计也不曾再管。我每月初一都去观音庙里拜娘娘,却依旧未曾赐我一子半女。我与丈夫商议,可否俭省些,多买点蚕儿,我不论日夜的织布,不说成个富户,好歹一两年也能存上一些,再多买两张织机,请了人来缫丝织布,过上几年,也便可得几百上千金的利息,那时节,也可给她娶上一房妾室,若有一儿半女,我夫妻也老来有靠。”
影怜点头赞道:“吴妈妈思虑得是。我记得镇上人家,一张织机,一家三口儿也尽够日用的。”
吴大娘笑道:“姑娘说的何曾不是呢。我家两张织机,有公婆在时,他父子采桑养蚕,我婆媳守着织机,一年也能积下一二十两银子。婆婆怜惜我,不叫多劳累,时常的做衣裳打首饰。”
影怜心头幽幽感慨,吴大娘要替丈夫纳妾生子,未尝不是看在婆婆面上。自幼为童养媳,本自不幸,却得了这样的好婆婆,却是有幸。
“公婆去世时,家中所余,尽皆办了丧事,丈夫也不再养蚕了。我只能去买别人家的丝来织布,本钱便去了好些。原指望着他能立起个男子汉的样儿来,咱们夫妻未尝不能过下去。只可惜,人心一旦沉了,坠了,便指望不上了。”
影怜心里咯噔一下,似被触动。
“我丈夫是个孝子,公婆去世之后,两三年来日常痛哭。我时常劝慰他,公婆虽已去了,还指望着将来有孙子去坟上磕头呢,将来娶妾生子,我情愿她为大我为小,好报答公婆养育之恩,厚待之情。然我那口子,终究没有挺得住……我在二十六岁上,便成了寡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