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家里的这段时间,李北笙仔细揣摩着张师傅的话。
张师傅不敢多说,说明对方的势力一定很大,张师傅转身离开的时候,小声的说了一句,这结局是必然的。
说明那个人的能力也很强,一定是早早就计划好了这一切。
会不会是跟蓝家交恶之人,设计陷害。
不过转念一想,交恶之人怎么会让张师傅知道什么。
所以,也有可能是明面上交好的,然后背后插刀。
眼看着这件事有了眉目,李北笙自然是不会放弃的。
看张师傅的反应,想来,那人现今也是地位较高者。
李北笙这些日子,悄悄打听,把和蓝家有关系的,蓝家出事了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有升官的人都给列了出来。
再逐一了解情况,再做分析排除,留下嫌疑大的。
不过这样一统计下来,人还是蛮多的。
再以地位的高低进行排查,再一步步的结合当时的情况进行缩小范围。
十多年前,父亲还在边关,这事情他应该是不了解的。
十多年前,晟王府只是在太后的庇护下,还没有到可以叱咤京城的地步。
当时,父王该是在外征战,建立功名,培养心腹的时候。
那时候能拿到军防部署图的,该是军营里面较大的官了。
该是些将军之类的,或者是哪位权臣,在军中有人。
要不就是军中的人与袭千一里应外合,不过得有证据证实才行。
这么挨个找也不是办法,得找个机会,从父王那里探探口风。
到底会是那些个人,更容易接近军防部署图。
或者有没有可能是记忆力特别好的,军师之类的,大家一起讨论过后,就直接记下来了。
蓝家在灭门之前,无论是史官记录还是百姓口碑,皆说是忠善之辈,文人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