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卿平身!”
刘宏落座龙椅,看着台下的文武百官,心中豪气渐起,气势迅速席卷崇德殿,只有这个时候,他才像帝皇。
大汉朝朝会,并无跪拜之礼,在这种宫宴,跪拜之礼更是被欠身行礼所代替。
“今日之宴,乃特为征讨黄巾的诸将准备,也是为朕之皇弟骠骑将军刘璋准备,黄巾道消,皇弟功不可没,诸将之功朕也皆记得,满饮此杯,愿大汉千秋,希国祚长存。”
“愿大汉千秋,希国祚长存!”
刘宏与群臣共同举杯,满饮羽杯杯中酒,而庆功宴,正式开锣。
“开宴!”
张让从刘宏侧走至台前,拉长声音,传出崇德殿,顿时膳房小太监进入崇德殿,满殿飘香。
第一道菜:烤鹿肉。
据膳房小太监低语,崇德殿不少大臣都知道这鹿是刘宏打死的,邀众位大臣分食。
不少大臣都出言夸赞鹿肉的好吃之处,还有少部分正直的言官想要抨击刘宏纵色犬马,都被身旁要好的官员拉住了,才没有给刘宏添堵。
就连刘璋也尝了几口鹿肉,外焦里嫩,入口即化,些许酒味提鲜,就连刘璋都多吃了几口,可见膳房御厨的手艺。
不过到底缺少调料,而且微微发苦的盐味,实在影响刘璋味蕾,于是吃了几口刘璋就停了下来。
停筷四顾,崇德殿内大臣尽皆在鹿肉盘奋斗,就算刘焉夫妇、刘范三兄弟还有身后的三大属臣也不例外。
刘璋摇了摇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于美味食物,人本能的会表示喜欢。
而就在刘璋观察大臣们用餐时,文臣席也有一道目光而来,四目相对,刘璋微微欠身,表示谦逊。
蔡邕点头还礼,眼中的赞许丝毫不加掩饰,看的刘璋十分尴尬。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八字,最早出于儒家至圣孔子,但并非没有节制,只想着口腹之欲,在该有的场合中,还应保持着礼节。
无疑,在这种场合,浅尝辄止,是儒家大儒蔡邕最喜的标准。
加之刘璋年少冠绝三军,未加冠登顶军方第二人,但却并无傲气,完全符合“君子不器”四字。
这么短的时间,刘璋完全没有一位大儒已经给了他这么高的评价,因为刘璋还真不知道盯着自己的中年人,会是一代大儒蔡邕。
于是,被盯的时间长了,刘璋端起羽杯,一饮而尽,打断了蔡邕的观察,才让蔡邕从缓回神,投给刘璋一个歉意的眼神。
很快,第二道菜被呈了来,鼎煮羊肉。
在崇德殿中,置于一鼎,牛、羊肉皆放入其中,在底部生火,最后刘璋看着煮熟后被分食的牛、羊肉,在风中凌乱。
这特么和后世的火锅怎么这么像呢?
尝了一口,没有后世的调料,味道有些膻,略带腥味,总体来说,能吃。
带着新奇和好奇,刘璋多吃了几口,直到实在受不了牛羊肉的味道才停下来。
同时,也下定的决心,回去之后一定要对饮食进行改革,不然能饿死在这个时代。
一直注目着刘璋的蔡邕再次点了点头,对刘璋的满意程度已经突破了极限,而且仍在增长。
刘璋没注意到,在这个时代,用鼎煮出食物的真正含义,尤其是天子共食一鼎,代表了极致的荣耀,不少大臣都吃哭了。
好吧,刘璋因为难吃,是除了刘宏之外,唯一一个没有吃完分食牛肉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