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肉烂在锅里(1 / 2)镶黄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作为皮尔卡顿公司设计部曾经的负责人,赵大庆离开公司后,与宁卫民合作开办了一家广告公司,可谓相得益彰。

虽然他这人在关系网方面的资源具有严重的缺陷,广告营销方面实在不是他的强项。

像当下最主要的媒体平台电视台,他完全不认识人,压根就说不上话。

哪怕过去跟报纸和杂志打过一些交道,那也是他为了配合公司公关策划部,主要负责技术性工作,为这些媒体提供一些广告宣传内容方面的支持。

可是没关系啊。

他赵大庆缺乏这方面的资源,宁卫民有啊,正好就给他补上了。

别忘了,宁卫民和许多报纸、杂志也保持着不错的合作关系,尤其是皮尔卡顿公司听了他的建议,开始准备打造一本隶属于公司的时尚杂志,这些资源就成了赵大庆的助力和底气,直接提高了他开展业务的起点。

另外,宁卫民跟电视剧制作中心有深度的合作关系,也就算是间接搭上了电视台。

而且宁卫民还不光充当买家,也是卖家。

像这一次回京城过年,宁卫民就带来了松本庆子的最新日剧《黑皮革记事本》。

虽然题材涉及资本主义的特殊娱乐场所,的确有些敏感。

但审批部门看了看内容大致上属于对人性贪欲的批判性质的,念着他在对外文化输出方面的贡献,以及请来邓丽君参加春晚的功劳,还是像《摘金奇缘》一样予以特殊关照,放行了。

不过出于谨慎,审批部门有言在先,也设置了一定的限制条件。

那就是让宁卫民先在地方台播出一次看看社会舆论和观众反应。

播出后,如果民间没有太强烈的意见反弹,才可以在其他电视台播出,否则就得停播。

所以在广告公司开业后,赵大庆最先开始运作的项目就是拿京城电视台播出《黑皮革记事本》的广告时段对外招商。

他按照宁卫民的意思跟京城电视台率先达成了合作。

谈好的具体条件是,为了避免电视台的风险,电视剧可以免费给京城台播出。

但是京城台也给把电视剧播出前的十分钟的广告时段让一半给他们。

说白了,这部戏在大陆内地播放,最后到底能挣多少钱,还是未知数呢。

一是要看宣传和松本庆子对观众的影响力。

二就是看电视剧的质量和观众反馈。

三就是要拼人品,看运气了。

毕竟国内环境不一样,如果只是一次播放的短期效应,当然挣不了几个钱。

只有全盘消除审批部门的顾虑,才能细水长流带来丰厚的长期回报。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事,哪怕真的不尽人意,惹出是非也没关系。

毕竟这部电视剧在日本获得了那么高的收视率,东南亚已经许多国家地区的电视台因为久仰大名,主动联系TBS电视台,向雾制片厂求购版权了。

即便是没了大陆市场,雾制片厂也承受得起。

而宁卫民和赵大庆的广告公司更是做的没本儿买卖,属于被追着喂饭吃的角色,完全不需要承担风险。

怎么都是个赚,无非是赚多赚少罢了。

尤其他们还天然背靠一个大客户——皮尔卡顿公司呢,这就让他们更没有了后顾之忧。

实际上都没用宁卫民帮忙,赵大庆自己跑到公关部跟老同事一商量,就先把五十秒的广告以十万的优惠价给卖出去了。

对方决定对赵大庆这个老同事支持一把,顺便也给皮尔卡顿大厦和美尼姆斯餐厅打打广告。

这还不算呢,对方还主动把一部分平面广告的印刷业务,按成本价加了三成的利润,外包给了赵大庆。

说是公司设计部最近太忙,这件事已经拖了很久了,求赵大庆也帮帮他的忙。

好嘛,那都是赵大庆干熟了的活儿,自然轻车熟路,不会出什么问题。

不得不说啊,裙带关系有裙带关系的好处。

相互知根知底,交情早就到位,办事效率绝对高。

当然,话说回来了,赵大庆也不是只有这点价值,并非只能靠着过去在皮尔卡顿的底子,干点吃现成的外包活儿。

他个人在设计制作方面的能力和丰富的经验,可是被宁卫民非常看中的。

所以宁卫民也煞费苦心地给他圈定了业务方面的主要突破方向,那就是户外广告。

八十年代,可谓是京城户外广告发展的高峰时段。

目前除了西单、王府井外,东单、建国门、公主坟、前门、重文门、鼓楼、西四、新街口等繁华路段,都已经拥有了巨幅的户外广告。

这些户外广告牌,大多都是由过去“运动”时期宣传政治口号的广告牌改造的,尤其公主坟一带,那里曾经矗立过很多政治性标语。

截止到1988年,京城市内街道及广场改建和新建的路牌广告已经达一千多块。

路牌广告的面积合计达到两万三千平方米,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此外,京城的户外广告还向纵深发展,京城很快就出现了招牌广告、灯箱广告和旗帜广告。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京城,三环以里,主要闹市区的户外广告都被人给占据了,而且都是被国营的广告公司给瓜分了。

宁卫民和赵大庆作为广告行业的新手,他们合伙开办的民营广告公司,想要在京城传统闹市区的户外广告牌上分杯羹,时机已然错过了,根本不用想。

不过没关系啊,现在的三环路,虽然已经建成通车,但环路之外还大多荒僻。

在这条路上的机会还是有的是的,而且那都是未来最重要的机会。

宁卫民走之前,就在一份地图上给赵大庆当面圈画了重点地段,从三元桥到双井路段都是第一选择目标,大北窑更是重中之重。

而且他明确的告诉赵大庆,说这些地方围绕使馆区,靠近机场路,以后肯定外国人会越来越多,最终聚集在这里,变成新的商务区。

如果说自己交给赵大庆的现成广告业务可以让广告公司不至于饿着的话。

那么这些户外广告的新业务才是他们广告公司未来能赚大钱,在京城立住脚的关键。

只要赵大庆把这些个路段的户外广告资源尽可能拿下来,基本上未来十年那就是躺着挣钱的命。

拿下来越多,挣的就越多,用不了几年就可以涨租金了。

那赵大庆还不跟打了鸡血一样的拼命搂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