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贫僧在扬州研习佛法,也曾结识过一些佛门中人。
其中有一位师太,法号慧觉。
这位慧觉师太的佛法造诣高深,对佛经的见解非常独到,贫僧曾与她数次谈经论法,颇有收获。
贫僧记得,在某次言谈之中,慧觉法师曾提起过,她曾经救过一位,前隋江都宫中出来的女子。
而那个女子,似乎就是一名迷楼的秀女。”
终于有线索了。
“那敢问大师,”赵寒马上就道,”当年那位师太是在何时何地,救了那个迷楼秀女的?
是不是就在江都宫变当晚,在扬州城北、浊河的边上?
当时那个秀女,是不是穿着一身白衣?”
智空却摇了摇头。
他说,当时贫僧也曾问过类似的问题。
慧觉师太说,她并不是在这扬州城里救的人。
她救了那位秀女的地方,是在前隋的河间郡、也就是今日大唐的河北道里的,乐寿县。
那时,应是大唐武德四年。
大唐尚未一统天下,正是隋末群雄割据,攻伐纷争之时。
当时雄踞河北的,正是那位著名的大夏王,窦建德。
而乐寿,正是大夏国的都城。
当年,当今皇上李世民领兵攻打洛阳的王世充,窦建德率大军驰援,兵败被擒,被送往长安斩首。
整个大夏国,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乐寿作为大夏的都城,当时也是一片兵荒马乱。
慧觉师太当时北上传法,正好路过该地,遇见一名女子想要寻死,就将其救下。
那女子说,她曾是前隋江都宫里的,一位迷楼秀女。
后来隋朝灭亡,她就流落民间,辗转到了乐寿城里,无意中遇见了夏王窦建德。
那窦建德出身贫苦、是个好人,见她孤苦伶仃的样子,就让人把她带入宫中,收为了养女。
窦建德兵败被杀后,大夏皇宫大乱,那女子不幸被火烧伤,毁了容貌。
她一介女流,却两次遭遇皇朝更迭的大乱,容貌还被毁了,便心灰意冷,一意寻死。
慧觉师太苦劝了许久,那女子这才勉强收回了,寻死的心思。
她跟着师太一路南行,到了这扬州城里、慧觉师太修行的尼庵里,住了下来。
后来,在慧觉师太的谆谆劝导之下,那女子终于想通了。
她就拜了慧觉为师,出家做了比丘尼,一心修行佛法,不问世事了。
慧觉师太还给她起了一个法号,叫做“妙净”,取“妙音洗耳、净却尘缘”之意。
一个迷楼秀女,从扬州的宫变里侥幸逃生,后来去了河北道,成为了夏王窦建德的养女。
然后又经历了大夏亡国,她又被救了下来,再回到了这扬州城里。
那这位迷楼秀女,会不会就是那个跳江逃过了一劫的,吴绛仙?
“那这位妙净,”赵寒就道,“她眼下是否还在,那位师太的尼庵之中?”
“不在了。”
智空说,当年,妙净跟随着慧觉师太修行,一直安然无事。
可后来有一日,妙净突然留下一封书信,说弟子有一件尘事未了,要先去完成了。
日后,妙净必会回来,向师父谢罪。
然后她就消失了,再也没有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