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章 208路公交车(1 / 2)零号囚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难得的,江平市连日来的阴雨绵绵停歇了,干爽暖热代替了湿哒哒的粘稠,久违的艳阳出露云端,光线辐射到行人身上带来一股暖意。

几近秋末,远山蜿蜒的轮廓披上了一层红黄层次感强烈的新装,加上近景在秋收金灿灿的田间劳作的农人,颇有几分油画的质感。

另一头,对应着城区高楼林立的钢铁森林,其间夹杂着一块块陈旧的如衣物上补丁般的街区,那是老旧岁月的沉淀。经纬路枯堂街便是上百个“补丁”中毫不起眼的一块。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看不见空屋黝黑的屋瓦,也看不见申钰湘和皮埃尔?马丁租住的三层别墅。

“小伙子,你还上不上车?”

回过神,公交车早已停在了站台前,车门打开有一会儿了,车上负责售票的中年妇女优哉游哉的靠在打开的车门边上,无聊的拨弄着开票找零的票兜子;见还有人没上车,于是便用手举着喊话器对匡辰这么说道。

“上,当然要上。”

匡辰难为情的扯了扯背上的单肩包,一脚跨上了208路公交车前门的梯步。

也就是近几年,市里坊间都在传马头岭第四医院内部发生的一系列精神病人暴动事件,一时间这座平时几乎不会被人提起、记起的郊野医院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外行人看笑话,内行人看门道。媒体大众对于一群精神病患的“大闹天宫”肆意渲染造势,恨不得这群有生理心理缺陷的弱势人群把天捅一个窟窿出来!

至于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命运,哼,不干任何鸟事。

对普罗大众中的看客们来讲只要有乐子就行,热度过去了就过去了,谁还会记得。这恰恰迎合了某些不负责任的新闻媒体的做法,甚至于一些自媒体、平台主播也开始趁机耍些花样进入第四医院,蹭热度。

传统纸媒在没落,报社也急需寻得一条行之有效的出路,社长为报社的前途着想,开了个小会,也让新闻部的人搞了个公众号,名为:江平日报。

和它的名字一样,平平无奇。

公众号创建之初人气惨淡,更别提江平市区里残存的几家几乎已经成为小卖部的报刊亭摊出去售卖的实体报纸了。

匡辰家里就有不少报纸,是报社强制社里的人必须订阅才订来的,可想而知除了偶尔翻阅校对,他从没想打开它们看一眼。

积压起来的报纸被匡辰老妈拿出去垫了餐桌的桌脚。

总之,不管是尸体报刊还是电子报刊、公众号,吸睛的内容才是王道,是生存下去的前提条件。

至于如何吸睛,报社里的人众口纷纭,但有一点大都是互通的,那就是:独家。

江平日报报社不是什么大的报社,国际性的大新闻想都不要想,国内的新闻则被几大巨头盯着,呈垄断之势。就算要出也会比别人晚,要知道,新闻是有时效性的。

国内的大新闻不好搞,也难做。于是报社又想了个办法,搞省内的。

省内最有优势的地方还是江平市极其邻近县市区域及周边,现在就是需要一个爆点,而马头岭第四医院就是那个爆点。

“——马头岭第四专科医院,哦,就是精神病院的独家素材报道啊,安排!谁自告奋勇去采编?”

那个时候,社长原话是这么说的。

话停了半天不见有人出声,气氛尴尬得很,也对,谁特么好好的想去精神病院与疯子们对话,共处一室?

“我可听老一辈的人说,这马头岭上头原先有个麻风村,在人民公社化时期建立起来的,专门啊用来隔离、治疗麻风病人。80年代后由于麻风几近灭绝,麻风村拆了,原址上是建了个医院,就是现在的第四专科医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