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永恩伯是不是脑子有病啊,皇上这摆明了是要重用他,给他脸面,他倒好,竟然还拒绝了皇上!还把自己踩得这么低,就算是事实,也没有这个必要吧?
永恩伯太狠了!
昌平郡主听到永恩伯的话后愣了一下,接着就满眼讥讽的望向了明媚。
有这么一个蠢笨的爹,就算明媚现在是永恩伯府的姐,日后也不会有什么出头了。京城的勋贵之家遍地都是,永恩伯算什么呢?她爹不争气,她这个做女儿的将来也就那样了。亏得她还担心皇舅舅会加宠永恩伯,结果是烂泥扶不上墙!
皇上面色微微一沉,大殿上议论的声音慢慢的低了下来,然后变得寂静。
“永恩伯,你可想好了?”皇上沉声问。
明月臣稳稳的回答道:“臣已经想好了。”
“那你是准备闲赋在府里,领着伯爷的食邑过日子了?”
明月臣这下犹豫了一会儿,面露难色。这让皇上的面色更难看了一些,大殿上的官员又议论了起来,还伴随着一阵阵窃笑声,显然是觉得永恩伯这是默认皇上的话了。
皇上心里也是一阵气。
宣平侯府的事他一清二楚,原本按理原来的宣平侯即便能保住命,这官帽子也是铁定会被摘掉的。但是因为母后的关系,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他不得不从轻处理。所以才会想着用其他方式来补偿这个永恩伯。谁知道他竟然是个不识抬举,脑子也是不开窍的,让他去户部,他还拒绝了,还想做个米虫,光吃食邑不干事!
怎么这么没出息呢?难怪被哄骗了几十年!
明月臣有些犹豫的道:“皇上,臣……臣打算过了年就离开京城,继续臣之前的事。”
意思就是他准备继续经商了。
这下连皇上都惊讶了。
“你什么?”
明月臣难得有些赧然,脸上犹豫了一下才慢吞吞的道:“皇上,臣的意思是臣还是愿意继续经商。因为臣想过了,臣没有做过官,对这些不熟悉,但是臣现在又是皇上封的永恩伯,不管怎么样都是应该要为皇上分忧解难的。所以臣就想了个法子,既能不辜负皇上对臣的厚望又能避免日后臣在官场惹出麻烦。臣决定日后继续经商,然后将每年经商所得一半上缴国库,已尽臣对大燕,对皇上的绵薄之力。”
明月臣的话不但让皇上,让在场的官员震惊不已,就连明媚也是惊讶不已。
爹的这个决定,她从来不知道,也没有听爹过!
每年一半的利润,多也是不多,但是爹出了这样的话,日后的压力……一个不慎,随时很有可能会被弹劾。若是有心人利用这件事,他们永恩伯府造假……
明媚的心一紧,眉头也不由得紧紧皱了起来。
皇上有些惊愣的看着明月臣,心里微微有些触动,但是马上这点触动又被其他的事给压下了。
他是皇上,怎么能要一个臣子的家产呢?传了出去,这让世人怎么看待他这个皇上?
其实皇上也是有些看不上明月臣的每年一半所得,在皇上看来,明月臣不过是一个人,就算再厉害,一年能赚到的也很有限。他是皇上,什么没见过,怎么可能会为了这点钱儿动心呢?被人知道了,不准还会以为大燕国库紧张呢,以至于要一个臣子孝敬自己经商赚来的银子。
不过这个永恩伯能有这份心倒是不错的,起码是个知恩的。
“永恩伯,你可想好了,你现在是一个伯爷,虽然大燕现在大力鼓励商业发展,可在世人眼里,士农工商,商饶地位可是很低的。你再继续经商,你就不怕被世人嘲笑?”皇上有些好奇的问。
“回皇上,臣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值得羞耻的事,世人皆商韧贱,可焉知若是没有了商人,这世间怕是会乱了套,哪有现在的安稳。试问,这生活中,哪处,哪样没有商饶影子?没有商人,今日这大殿上所吃的,所用的要如何到达这大殿之上,供人吃喝?不管是什么,只要有利于民生,是为了百姓,为了大燕,臣就觉得是对的。”明月臣得大义凛然,一脸正气仁义。
不管事实到底如何,可是他这话却是让人无法反驳。
“好!”皇上朗声称赞道。“永恩伯得很对,如果人人都能像永恩伯这样,何愁大燕未来啊!”
大殿上的大臣都站了起来附和,称颂了一番。
“爱卿啊,既然如此,那朕也不劝你了,只是你的每年一半的所得上缴国库,这就不必了。爱卿对朕,对大燕的心朕明白,爱卿好好干,朕等着看爱卿干出一番事业来!”皇上大手一挥道。
“这……”
明月臣的话还没有完,皇上就打断了他的话,“好了,爱卿,这件事就这样决定了,其他的不必多。爱卿回去好好坐着享受今晚的盛宴吧!”
皇上都这样了,明月臣自然不好多什么。缓缓的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没人知道他后背的衣服其实已经被冷汗浸湿了。
第一次面对圣颜,威严无限,他心里自然是紧张的,而且还要拒绝皇上将他塞入户部的提议,他这是在拿自己的脑袋冒险啊,他能不紧张,能不害怕吗?他更担心的是自己的行为会连累了妻女。但是他却又不得不这样做,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他对官场一窍不通,也是没有兴趣,若是硬要去户部,也不是应付不来。只是一旦进入了官场,有些事就无法避免了。
现在他还暂时不能将自己送入那个旋涡,再给他一些时间吧。他刚才的过完年离京,不是骗饶假话,他确实是有这个打算,他还惦记着自己被拐的儿子呢。如果不趁着现在再去找找,以后怕是更加没有机会了。
他是不可能一辈子当个有名无权的伯爷,他不为自己也要为宝儿着想。
至于日后他想要再进入官场,这倒是不用担心的。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只要想做,便会有法子。眼下先度过眼前这关再,等时间过去了,京城的人慢慢淡忘了宣平侯府的事,他再细细谋划才是最恰当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