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监国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处理刘备的后事。刘禅对于其他的地方不太懂,不过不要紧,他不懂,自然有人懂,对于葬礼之事,刘禅投桃报李,将杜琼也加了进来。毕竟这人是一个大学问家,在治理国家面,也许不咋地,可是对于礼教之事,蜀汉恐怕就属他最讲究。
杜琼对于刘禅的任命,也是欣然接受。诸葛亮对于这事儿倒也没有什么,毕竟诸葛亮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这一回到成都,许多的大事都需要他来操办。
刘禅对于诸葛亮也有些不忍心了,事事亲躬未必是好事。诸葛亮虽然是一个全才,可是也不是神仙,不可能每件事都是天下第一。
将刘备的葬礼交给杜琼,也是给诸葛亮分担压力,让他轻松一点。而诸葛亮是什么人,政治可是九十五分以的人物,刘禅想做什么一眼就看了出来。
现在的诸葛亮,目光比起历史要远大多了,并不把目光盯在蜀汉这一亩三分地儿边。现在的诸葛亮把目光早已投到了大汉之外了。
刘禅将军务交给赵云,并让赵云暂代大将军权,掌管蜀汉的军事。现阶段,蜀汉的精兵丧失大半接下来补充兵马,编练新军,选拔将领都是大事,刘禅并没有做过这些事情,他倒是知道不少人才,但是怎么去用这些人才,还是赵云这位老将来把关比较好。
刘禅的要求就是不要让任何一个人才遗落,让他们都有一展才能的机会。赵云的军事直接对刘禅负责任,当然诸葛亮这改成参军事。这样蜀汉的兵权就归于皇帝了。
而诸葛亮,也没有说什么,他知道接下来蜀汉主要是要向南方用兵。而且这次用兵不是短时间可以结束的,他不可能分身南下,蜀汉国内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他来处理。
接下来诸葛亮将掌握蜀汉所有的政务,做不好是要被问责的,刘禅不在干涉政事。虽然刘禅也参与大政,但是他并不治理国家,而是监督国家的运行。
蜀汉的新政体现在也是一个试验阶段,所以诸葛亮的任务很重,新的政府班子,新的机构,新的官员改革,都需要他来操心。就蜀汉目前而言,也只有诸葛亮才能担当大任。
历来改革都是需要有能力的人来执行的。刘禅抛出来的新制度,是历史出现过的。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以及明朝的内阁制度,宋朝的宰相制度,都有涉及。
刘禅的规划里,就是要将三个朝代的政治制度,进行筛选。并配合汉朝现有制度,进行变革,这事儿的工程有些大,刘禅也只与诸葛亮赵云商量。刘禅知道诸葛亮接受能力最强,而且对于改革,也是诸葛亮率先提出来的。
而刘禅跟着诸葛亮提出来的一些建议,进行了引申,所以刘禅并没有提出系统的国家制度。他知道诸葛亮自己会根据他提出来的东西,进行整理,形成新的制度。
而赵云忠心,执行能力很强,对于军政大事,也是很有一手。赵云富有远见,心xiong广阔,对于改革也是持支持的态度。这样一来,刘禅手里就有了,时代最强的改革家,以及强大的军事支持。
改革也涉及到军事,所以赵云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新军也是第一支进行变革的部队,而且变革会首先在军队之中进行,政体,刘禅会增加一些部门,等到合适的时候,才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刘备葬礼期间,刘禅将所有的军政大事就交给了诸葛亮与赵云。他则安心的为刘备尽孝,当然了对于政事他也不是毫无参与,每天会有蒋琬等人,轮流给刘禅讲解。
刘禅也会给与现有的执行者一些建议,总的来说,除了接掌监国大权时期,刘禅分拆了军政,将军权牢牢地抓在手里之外,其他的他一盖没有管。
期间费诗到任巴郡太守的消息传到了刘禅的耳朵里。费诗前后花了十多天,才赶到巴郡,对于刘禅重新启用他,并任命他为巴郡太守,而且还将未来巴郡之事相托,费诗赶到责任重大。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情油然而生,于是到了巴郡之后,费诗快速接任太守之责。
并对刘禅进行了报告,其中当然也有对于刘禅的支持之语。也有对刘禅的感激之情,刘禅对于这位蜀汉名臣自然也是厚爱有加,亲自写信慰问。并对他当年劝阻刘备被贬之事表示同情,与理解。只是子不言父过,刘禅表示,“君乃才能之士,未来还有更重要的职务需要你担当,巴郡未来的发展就交给你了。怎么去做是你的事,我只要一个发荣发达的巴郡。”
费诗本来就是治国理政的能手,有刘禅放权,又有刘禅与诸葛亮的指点,还有随时都有报刘禅和诸葛亮的权力,巴郡离成都虽远,可是也和成都直辖差不多。
不久蒋琬便要任白帝城,总理永安与巴郡的发展,还要编练水师部队。都需要费诗的支持,如此刘禅便将蜀汉的黄金要道掌握在了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