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一个电话让我非常开心,之前周五验证企业的时候撒了谎,对方企业也是人事组有几位,再我解释了以后,今天他们的人事主管给我打了电话。我把真实的情况都说了,对方还是给了我后期合作的机会。
看来企业招人,真是一个很不错的切入口。一直以为有那么多求职平台,焦虑的是学生,而非企业端。可事实看来,特别强的企业当然不担心,良好的口碑,突出的业绩,自带光环,可是新成长起来的未来的独角兽们,他们快速扩张,正是急需用人的时候,传统的人才遴选,是满足不了他们的。
如果有一个机构愿意快速帮他们挑最优秀合适的,而且能做到1v1的人才职业规划,让毫无职场常识的学生小白能快速的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和完整的职业规划。获取的企业信息也更全面,这样让优秀人才愿意和企业长期发展,稳定下来是很好的。
这给了我很重的强心剂,快速的查了一下,类似的新兴企业有多少家,成都人才的供需程度又如何。发现前景相当可观,成都这两年双创的孵化园层出不穷,每个园子都住满了这样的客户。
而且他们非常愿意用定制化服务替代传统的vip账号看简历。他们愿意花钱购买服务,让人才储备起来。备受鼓舞,好好的列了一个成都已有的孵化园相关企业信息,准备有时间的时候先重点删选,然后一家一家企业询问,慢慢建立合作。
这些企业特点突出、分布集中,一个一个孵化器的跑。能快速的出很多业务,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学生端做好。等到有大量优秀的学生储备起来的时候。就能撬动企业的供需端口。
晚上跟妹妹(舅舅的女儿)微信视频,说说她最近找工作的事情。一个月前我们一起吃饭跟她说过,可以帮她看看简历,找找方向。今天联系我,主要是同时有几个可能的选择,问我哪个更好。但是表述过程中,除了对未来的焦虑,依然没说自己想做什么,喜欢什么,其实更多的就是等待过程的无助和焦虑。
我自己的亲妹妹尚且如此,大学生真的很难给自己和各行各业的职场直接定位和链接,这里需要搭一座桥。就像高中生不了解大学生活一样。朝晖的职业规划从何做起,极具挑战,说起来最重的也无非就是个桥梁作用。
就像小时候,如果提前预习了就会学的更快,如果大致了解大学的专业怎么学,日常学生活动有哪些,就能让高中生选学校选专业更有目的,大学生如果知道职场里的典型特征,也就能提前预判到底私企、国企、外企哪个更适合自己。
晚上出门去跑步,结果跑了十几步,膝盖疼的难受,改成散步。府河在这一段一向是很平静的,因最近连日的暴雨,今晚的情形大不一样,波涛汹涌,一波一波的浪卷雄浑厚实,显出吞没万物的能力。看着此景,情不自禁的感慨自己的渺小,也突然联想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古诗词的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