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妹妹,那你们先到大厅喝茶,我马上就来。”
“好嘞。”
雪雁刚把茶端来,黛玉就来了大厅。
秦书香就跟两人介绍了一番。
她表姑姓袁,今年也不过20岁,但是看起来有些显老,身体看起来也很弱,就是笑起来看着也是苦笑,反正一看就是苦命饶形象。
“那以后我们就叫你袁夫子吧。”
“不敢当不敢当”,袁表姑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
“既然你要到学堂叫孩子们刺绣,这声袁夫子,自然是当得的。”
“表姑,学堂里都是这么叫的”,秦书香也在一边道。
“那那就这样?”,袁表姑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当夫子了。
黛玉和秦书香都对着她点点头。
黛玉又给讲了给她多少工钱,还有就是学堂的一些情况。
工钱虽然没有秦书香家出的多,但是这里让她感觉要自由一些,感觉是在凭自己挣钱,而不是靠着秦书香家的接济。
由于刺绣班还没有开始招生,一些工具也没有准备齐全,所以这几袁夫子就可以不用去上课。
黛玉下午还有课,就让王嬷嬷和秦书香带着袁夫子去熟悉一下,顺便让她挑一间宿舍。
宿舍区的夫人们看到又来了一位女夫子,都很热情的来帮忙。
很快就帮袁夫子收拾好了屋子,王嬷嬷也让搬来了一些日常用品,当晚袁夫子就住进了夫子宿舍。
在这里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本来村子里就没有什么安全问题,何况黛玉还专门雇了人晚上巡夜。
秦书香则是又住到了黛玉家。
黛玉为了奖励她办事办的好,特意让王嬷嬷晚上做她爱吃的菜,可是把秦书香吃高兴了。
“林姐姐,我就我能办的好吧”,秦书香得意的。
“是是是,秦妹妹最棒了。”
“那林姐姐,下次有什么事也要告诉我,我也许也能帮忙呢。”
“好,以后有事都告诉你。”
“嗯”,秦书香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都能得到信任,能办事了。
“秦妹妹,那以后可得麻烦你跑路了。”
“这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我就喜欢到林姐姐这来。,这下我终于有借口常来了。”
“那你就住这好了。”
“哎,我也想呀,我娘不允许呀”,秦书香叹了一口气道。
“秦婶子是舍不得你呢。”
“我娘她是怕我野了,不回家了。”
“那不也是舍不得你。”
“无论怎么样,现在我都是能比表姐多来了。”
“这你就高兴了?”
“那是,我什么都比不上表姐,这次就让她好好羡慕羡慕我。”
等到谢敏知道这件事后,果然很是羡慕秦书香。
而秦书香呢,每次来了黛玉这里,回去都要找谢敏一这件事,简直就是故意让谢敏羡慕的。
不提她们表姐妹,就这个刺绣班。
黛玉还没有宣布要开始招生,就有很多人知道了来了一个刺绣的夫子,来想黛玉打听什么时候开始收学生,要把自家女儿送来呢。
黛玉又和黄永烨、袁夫子三人商量了具体的问题,才正式宣布了招生条件。
这次的招生依然是先招收附近村的未出阁的姑娘们,而且年龄也做了要求,必须还要有一定的刺绣基础,赋也是要看的。
主要是怕来的人太多,到时候也收不了那么多。
已经在学堂上学的姑娘当然是优先可以学的,刺绣主要是要靠练,上课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多数都是自己绣了夫子指导一下,还有就是夫子教了一种针法,也是要给一段时间练习的。
像开始想的那样,在每次刺绣课最开始,都要教大家认一个字。
虽然有的姑娘觉得没有必要,可是就是这样的规定,也只能学了。
等学了一年后,那些觉得没有必要学的姑娘们,也体会到了会识字和不会识字的差别,也都愿意主动学习识字了。
虽然设置了条件,可是符合条件的人也很多。
黛玉又和袁夫子商量了,分成了两个班,单双上课。
袁夫子对于这次当夫子,也是很珍惜的,也希望教出几个好学生。
她也看到了,有几个姑娘的赋是很不错的,她更是有了干劲。
开始的时候,黛玉并没有告诉大家,是要教大家双面绣。
大家得知袁夫子以后还会教大家双面绣的时候,班上的学生也学得更认真了。
当然袁夫子了,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学习双面绣的,当时候要进行考核,过聊人才能学习。
也许还有人不知道双面绣到底有多好,可是无意间听袁夫子一副好的双面绣可以卖几千两银子的时候,大家都惊呆了。
家长们得知了,也让女儿们好好学习,家里的活就不用做或者是少做了。
姑娘们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没有姑娘的人家恨不得自家的儿子是姑娘。
这下附近村子的姑娘们更是吃香了,媒婆又开始活跃了起来。
那些已经出嫁的姑娘们都恨自己嫁的太早,不然也可以去学学双面绣呀。
村里的媳妇也是羡慕极了,有姑子的都捧着姑子,让她下课了也教教自己。
姑嫂、婆媳关系也得到了大大的缓解,家庭关系都变好了很多。
就连林妹都常常很黛玉,最近她家大嫂对她太好了,让她都受不了了。
学堂夫子家的姐也全部都进了刺绣班,她们不是为了以后能挣钱,而是为了提升自己,有门手艺,出去也是很好的。
有了大家的热情,袁夫子也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人也慢慢开朗起来。
不要别人,就是黛玉自己时常有空也是要去请教袁夫子刺绣的。
雪雁也是在一边偷师,不过她的赋有限,就有些受打击了。
秦书香也是时常的来,在大家的带动下,她的刺绣也精进了不少,这让秦夫人对她经常来黛玉这里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当然这也推动了村里也刺绣的热潮,很多人不能去学堂学习,不过也可以向别人请教呀。
村中间的大榕树下,一度成为了村里的第二个学堂。
这里常常聚集了一堆的媳妇,她们一边刺绣一边聊着,也是热闹非凡。
有时候,袁夫子有空闲的时候,也来这里转转,顺便指点指点这些媳妇。
这些媳妇都是有些基础的,有的只要稍微指点就能学的很不错了。
她们的绣品绣的好了,卖的银子不就多了,这不大家都高兴了。
这段时间,村里来的陌生人也多了起来。
这都是村民们的三姑六婆家的姑娘们,虽然不能进学堂学习,来看看能学些皮毛也是好的呀。
来村里当然要看看黛玉长什么样了,所以这段时间,黛玉经常在路上遇到有姑娘打量她。
有些大胆的,也上来和她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