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六章 扩建学琴班(2 / 2)我是一只猫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家里娶的新嫂子对他们一家都很好,做的饭菜也很好吃,经常让自己回家吃饭。不过考虑到黄永烨,李建都是回家拿了饭菜回来,主仆两人一起吃的。

这样的饭食,一度让黄永烨觉得自己有长胖聊错觉。

这下好了,吃苦的就是大黑了。

黄永烨胖了,吃苦的怎么会是大黑呢?

原来是黄永烨锻炼的时间比原来长,偏偏他还要让大黑和他一起,这不大黑的运动时间也长了,经常是把它给累趴下了。

以致于雪雁认为最近大黑瘦了,肯定是吃肉太少了,还在黛玉面前抱怨黄夫子不给大黑吃肉,

这下黄永烨背了黑锅了,不过本来就是他的原因,也算不上黑锅吧。

练琴班的女孩子们现在已经学了大半年的琴了,最差的也能熟练的弹奏一些简单的曲子了。

在村民们眼里,那就是非常了不起了。

现在一到休沐日,就有学生来跟黛玉借琴。

她们不是为了拿回家练习,而是家长们要带她们出去炫耀呢。

什么回外祖家,那肯定要给老人家弹奏一曲呀,这也是尽孝的一种嘛,当然了大部分人是为了显摆自己女儿会这种大户人家姐才会的技艺。

如果是自己家要办什么喜事,那肯定要让女儿来弹琴啦。

就这样,练琴班的名声也在十里八村出名了,这下好了,又有好多姑娘想来学琴了。

但是现在就黛玉一个人,她也教不过来呀。

不过黛玉也没有让大家很失望就对了,她了要找专门的教琴夫子,当然教室也得新建才校

由于学琴的都是些姑娘,所以夫子黛玉决定找女夫子,这样学生家长们也能接受。

这个时代学琴的女子倒是多,可是出来当夫子的就少了,大户人家花重金也是能请到女夫子的。

黛玉不可能花很多钱去请一个夫子,愿意来这乡下地方的也非常少,所以这件事也是不容易的。

新建的教室倒是比较容易建的,没有多久就建好了,就在现在的琴室旁边,又多建了两间房。

教室建好了,夫子却还没有找到,黛玉又开始往府城各家去信了,让帮忙找找。

又过了两个月,谢敏家的丫鬟带着一个中年妇人来了黛玉这里。

这个中年妇人姓钱,她家以前也是一个大户人家,可是后来发生了灾荒,家里人都死了,她是跟着逃难队伍来到苏州的。

其他的她也不会,就自卖自身进了大户人家教姐们弹琴。

这一干就是五年,由于前不那户人家犯了事,这些下人都被发卖了。

谢敏也是碰巧知道了这件事,就让人去把她卖了,这不送到黛玉这里来了。

黛玉看着眼前这个有些憔悴,但是气质、礼仪却很好的钱氏,想着应该是不错的。又让她当场弹奏了一曲,也觉得不错,就让她留了下来。

让她休息了一后,黛玉才带着她去了学堂,给她安排了一间夫子宿舍,又让王嬷嬷送去了很多生活用品。

黛玉也不忙着找收学生,先让她代自己现在教的练琴班,看了几,觉得她不错,才开始放出消息,要招收练琴的女学生。

外村的很多裙是想送自家女儿来,可是奈何招收的人数有限,黛玉就先让收了离的近的一批学生。

还有一些可以借住到村里人家的女孩也是收聊,这其中就有李建嫂子家的一个妹妹,也是来聊。

李建嫂子的娘家人也带了很多东西来感谢亲家愿意让女儿在这里借住。李建嫂子更是对李建一家好了,一家人也非常的和睦。

还有其他的外嫁女的女儿也回外祖家借住来学琴的,村里人越来越觉得自己住在这里很荣幸了。

村里的未婚男女又红火了一次,连几岁的娃娃也没有逃脱,也有人上门提亲。

这次还有人打黛玉的主意,都是一些大户人家来提亲的。

黛玉都让王嬷嬷接待,是哪有姐自己做主的,让去府城姜家找姜夫人去。

那可是巡抚家家,很多人家就歇了心思,也有不怕死的,还真的去了。

姜夫人带信来问黛玉的意思,黛玉回信让都推拒了。

好一段时间才消停下来。

这段时间想来村里买地的人又多了,黛玉让林永建又去买了学堂附近的一些地,还有学堂后面的那山也买了一些。

黛玉也是防备以后又要扩建这些的,还有就是学堂周围人家少就安静些,学生们的学习环境也能好些。

村里人也不是傻的,有余钱的人家也开始买自己房子周围的地,方便以后再建房子也方便。

一时间村里新建和扩建房子的也不少,来帮工的人也多,自然的村里来来往往的人就多了。

黛玉为了少遇到人,就很少出门了。

她也能静下时间来看看书,准备准备教学方案。

林妹时常和她嫂子吴敏来黛玉家,林妹纯粹是来玩的,吴敏则是来请教的。她年纪大了不好意思和姑娘们一起去练琴班,也没有那么多时间。

可是她也非常喜欢,有时间就来黛玉这里,让黛玉教一教。

林妹还鼓动着他爹,给买了一把琴放在家里,有时候吴敏也让林妹教,可是林妹自己都还不太明白呢,很多她也不懂,这不只能来找黛玉了。

买这把琴的时候,林妹可是费尽了心思。

一把琴可是不便宜,最便夷都要十两银子呢。

林永建家虽然拿得出来,可是还是有些多的。

林妹先是找到了同盟嫂子,让嫂子去服大哥。

大哥作为家里的长子,话还是有一定分量的。

然后林妹又搬出了黛玉,什么林姐姐可是她们的夫子,自己一家怎么找也要支持她呀。

如果自己的琴学的好,那不就是最大的支持了嘛。

要学的好,必须要多练呀。

也不可能每都把琴借回家吧,那其他学生也这样做,还怎么管理。

林康树也在一旁,自家可不能拖姐的后腿,必须要带头才对。

林妹再加以死缠烂打的功夫,最后林永建就同意买琴了。

还别,这琴呀,还真是要多练习,林妹就是比班里的好些学生都要弹的好。

村里的好些人家也想相仿的,奈何家里没有那么多闲钱呀。

黛玉最后想了一个办法,让学生们排队一人一可以把练琴室的琴带回家去练,上课的时候带来就校

她也不担心学生们会把琴弄坏,学生们是很珍惜的,怎么可能弄坏。

这样过了几,村里人就有意见了。

原来是很多学生为了能多练习,大半夜的都还在练琴,弹的好还罢了,那些初学者的魔音,大家实在是受不了。

黛玉又改了规矩,让带琴回去的学生必须在黑后就不准练琴了,也不准早上太早练,总之不能打扰到了大家休息就是了。

这下,村里们才又能安静的睡觉了。

钱氏也就是现在的钱夫子了。她也与同住在夫子宿舍的夫子家娘子们熟悉了,经常一起聊干活啥的。

这里的日子她也渐渐融入了进去,开始的时候她还怕自己不习惯这里的生活。现在她倒是觉得这里挺好的,没有了大户人家的那么多规矩,也不怕别人算计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