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鹏点了点头,两人的回答很好反映出了各自性格。走到案边,抓起朱笔,随手批阅。一份公文随意扫一眼,便即批示后放到一边。一份份犹如行云流水,绝不停滞。
鲁肃等人看得发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纷纷前查看。最后一行人翻来覆去,挑不出半点错漏。
顿时人人心悦诚服,刘晔叹道:“府君真是天下奇才,刘晔井底之蛙,适才失言了。”
陆鹏摇头道:“子扬所说的是正理,何来错字?”
放下朱笔,笑道:“以前政出本官一人之手,只是缺少人才的缘故。不知诸君愿不愿意在我庐江做事?”
众人都毫不犹豫,纷纷答应。连同鲁肃二人在内,均被陆鹏的才华和个人魅力倾倒,已有不少人两眼发光,视陆府君为偶像。
这一群年轻人都是不错的苗子,陆鹏立刻将之分派到新成立的各个部门去。他早不想一个人死扛了,政治能力再高,做事总是会累的嘛!轻轻松松做咸鱼不香吗?
他只留下了鲁肃和刘晔两人,这两位用来做内政太浪费了。
宏学馆的形式他打算保留并扩大,建立一所大型的学院。向全郡范围内招收青年士子,以考试的方法进入。
陆鹏会将其打造出自由浪漫的学风,尽量鼓励学生独立自主的思想,并注重其实干,做事的务实精神。
不过,这也不是一日之功,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将庐江的局势牢牢控制住。
虽然他深得民心,但依然有郑宝这样的顽抗者。
这天,他带着鲁肃二人出发,与蒋钦统率的三千军会合,向巢湖而去。
来到巢湖边时,陆鹏笑着向二人道:“子敬、子扬,我没让你们去做政务,实是因为觉得你们两人的才干,不适合做区区案牍之事。子敬胸有甲兵,子扬腹有良谋,今天我就给你们出一道初出茅庐的考校题目,你们觉得要平定这郑宝,用什么方法最好?”
鲁肃刘晔二人顿时都眼睛发亮,两人本来还心中嘀咕,以为陆鹏看不他们。没想到竟然一语道穿各自长处,言语中寄望甚深。不禁又是感激,又是欣喜。
刘晔想了想道:“郑宝其势未成,困守湖中。我军只需分兵扼守各处要道,其众自乱。”
鲁肃摇头道:“子扬之法太过迟缓,耗费时日军力。敌弱我强何以至此?以在下看来,可带着郑徐首级,堂堂正正进军,三日可破。”
陆鹏点了点头,又看向身后,招呼道:“公瑾,你怎么看?”
虽然周瑜还没正式跟随他,但随时带出来还是没问题的。
唉,对付一个区区郑宝,我竟然还带了这样的梦幻阵容,本太守真是太慎重了!
鲁肃两人见他将一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少年叫过来,不由大奇。
周瑜拱了拱手道:“回府君,瑜以为,两位先生所言都有道理。若要稳妥可用刘君之策,要尽快平乱则用鲁君之言。”
陆鹏看着他道:“公瑾你自己如何说呢?”
周瑜微一沉吟,昂然道:“府君若问我,周瑜领一军,半日内便可荡平。”
鲁肃等见他年纪虽小,但神情间流露出一股强大的自信,都不禁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