妧零对此很满意。
她并不是很担心王家人的野心太大而走偏。
这几年她也不是只知道学习,只要有机会就会给一家人普法。
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家的是非观。
国家在发展,一切将越来越好,法律也将越来越完善。
想要发展的更好,首先不能违法乱纪。
当然,国家的发展在小百姓跟前,还是太遥远了。
妧零就用比较形象的方式告诉他们。
比如,你们要是做了不该做的事,我哥将来就算考上好大学,也会被人看不起。
万一我哥争气,将来混个一官半职,端个铁饭碗之类的,要是家族出了违法乱纪的人,那我哥的铁饭碗就泡汤了。
然后又对王启帆说,哥啊,好好读书,好好学习,国家的教育一定要铭记,可别弄那歪门左道,不然,可是连累上下三代人被唾弃的。
大人们就赶紧问,咋地三代人?
妧零就说,不管谁违法乱纪,就会影响近三代人的发展。
要是有了黑历史,只能看着人家飞黄腾达,自个就只能刨土坷垃。
多惨!
然后王国民夫妻记住了,要守法。
甚至王奶奶都记住了。
大家都记住了,王启帆敢说不记住吗?
王启帆:不敢不敢。
十二岁的大学生,刚一报道就引起了围观。
大学里,二十多岁的比比皆是,突然来了这么个小豆丁,真是,连妒忌都升不起来。
甚至下意识的想要照顾妧零。
毕竟,聪明,懂事,有礼貌,还长的好看,谁不喜欢。
就这样,妧零在这所大学里混的风生水起。
这些暂且不说,只说坐在火车上回家的王家人,透过玻璃窗看着外面闪过的风景,心中有无限豪情,又有几分沉淀。
一路上一家三口没怎么说话,直到站在村口,看着破旧的村庄,错落而建的低矮土坯房,王国民拍拍王启帆的肩膀,
“儿啊,好好学,加油干!”
王启帆眼底铮亮,认真点头。
这一次,是发自内心的想要竭尽全力。
时间匆匆过,
因为找的工人多,赶在天气冷下来时,王家在县城的三套房子盖成了。
按照原本商量好的,只装修一套。
粉了白墙,地是水泥地。
院子里的地面也是铺的砖。
三套圈在一起,外面围了两米高的围墙,围墙上还弄了密密麻麻的玻璃碴子用水泥凝固在上面,增加一道安全系数,然后弄了一扇大大的红铁门。
以后若是想分开独院也简单,就是各自起个院墙的事儿。
家具还没买,房子还需要晾一晾。
如今手里剩一万六千块。
六千块拿来置办家具,那一万,能不动就不动了。
不能只花,也得想法挣了。
他们决定过年的时候搬家,借着年气儿的喜庆,顺便摆搬家酒,那时候妧零也放假回来。
一家人整整齐齐住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