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啊,我们酒厂最近想要搞推广,正愁没渠道呢。这下倒好了。”孙飞高兴地说着,一指桌上那坛女儿红,“这就是我们厂的酒。”
盐少和林文文听了,顿时笑出声来。二人不约而同地转头看着阿暖,阿暖却捧起了摆在桌上的酒坛。
酱红色的瓷坛,上面贴着黄纸商标——方山女儿红。
方山黄酒在浙江省的知名度,有如牛肉面在甘肃的知名度。这么说吧,只要是浙江省的人,都喝过这种酒。
阿暖不禁欣喜不已,终于对着酒坛咯咯笑了起来。
原来孙飞现在在方山酒厂的市场部工作。最近半个多月,他们市场部为酒厂的推广宣传想破了头皮跑断了双腿,却徒劳无功。之前酒厂的宣传途径主要是在地方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做广告,可惜宣传效果不佳。于是酒厂领导开会决定,拓宽宣传渠道,紧跟时代潮流,与各大网络平台和电影电视行业开展合作。
孙飞自进入方山市场部以来,虽然疲于奔命,却业绩平平。阿暖的到来,让他看到了一线希望。
吃罢饭,林文文夫妻俩便带着阿暖和盐少去周庄游玩。
在乌篷船里,四人品茗畅谈,欢声不绝,不知不觉间融进了文豪笔下的水墨江南。船头,裹着蓝印花布头巾的船娘摇橹轻歌,歌声越过了周庄的一座座石桥,穿过了一条条小巷……
看着身旁的好友,阿暖笑靥如花,全然忘记了世间烦忧,只觉人生如梦。
阿暖和盐少在林文文家中小住一晚,直待到了周日下午,这才意犹未尽地返回杭州。林文文夫妻俩把她们送到车站时,孙飞忽然想起什么似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阿暖。
“这是我们部长的名片。我已经把你的《九里香》项目跟他说了,他很感兴趣。他明天会到杭州见一个客户,你如果方便的话,可以跟他联系。”孙飞真诚地看着阿暖,笑的时候露出了整齐好看的牙齿。
“谢谢你,孙飞,你真是给我帮了大忙了。”阿暖冲他晃动手里的名片笑道。
回杭州的车上,阿暖过一会儿便从衣袋里拿出名片来看看。
盐少见了只觉得好笑,便揶揄她一句,“我说,这名片又没长翅膀,难道你还怕它飞走了?”
“嘿嘿,这可是我的通行证。”阿暖俏皮地笑道。
“这么说,你是志在必得喽?”盐少调侃道。
“我现在只有五成的把握。”阿暖认真地回答。
“才五成啊,那算什么通行证?”盐少失望地瞥了一眼阿暖手中的名片,收回了目光看着窗外。
“过了今晚,我就会有十成把握了。”阿暖把名片揣回衣兜,目光也随着盐少飞向了车窗外波光粼粼的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