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彷佛并没有打算结束的意思,随即又开了口:“你可以留下我的电话,如果有事情的话可以随时联系我。缘分一场,多个朋友也不错。”
江一博再次对热情的女孩表示拒绝,“不用啦,不用啦,有问题我们自己会想办法解决的。”
空气瞬间凝固了好一会,此时余扬此时开口了。
“来来来,我们加个电话号码吧,或者加个QQ也行,有什么事情可以再联系。”
那女孩子点了点头。
将手机掏出来,将qq号告诉了余杨。
“哎,你的名字是什么,我备注一下。我叫余扬,多余的余,神采飞扬的扬。”
“我叫颜添,颜色的颜,添加的添。”
“好,我记下来了。”
随即完成验证消息的工作,女孩朝着我们挥了挥手,做了一次告别。
我们目送他们离去。
因手上这把伞,我们多了一层保证,六个人,两人一把伞刚好凑合着用。
随即出了车站。
是很小的县城,我们问余扬应该怎么坐车。
他告诉我们这个小县城不用坐车,走路都可以抵达到他爷爷奶奶家。
县城里面居然都可以走路到家,对比起我们家乡那边大的分不清东南西北的县城。居然有种说不出的舒适感。
我们跟着余扬的步伐往前走。
一路上风景真是不错。
很快,我们从一座矮矮的小桥上走过,小桥旁边布满了青石台阶,桥下流水潺潺,靠近岸边的小河旁有一座小船停靠着,目测暂时无人,从远处望去,恰到好处,竟有一种静谧和谐的田园风景的错觉。
岸边上还有一座与小桥形成垂直角度的铁索桥,余扬抬手指了指山那边,介绍说:“住在山那边的人们不方便出来,政府便从县城搭建了一座桥过来,方便那里的人下山采集所需要的日用品和食材。”
视线往更远处望去,山重山,山叠山,似原始大森林般,浓荫蔽日。仅仅留有一个门那么宽的入口。一面临溪,显示出蓬勃的景象。
生活在那里的人是不是也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边舒适惬意,像人间天堂呢?
思绪逐渐蔓延开来,余扬带领我们往前走。
大概过了十多分钟,就到了一座两层楼的建筑前,余扬停在门口,放下行李,然后重重的用手敲打着门。
我们都叫他小声一点,耳朵多有些震耳欲聋的错觉。
余扬仍然不听劝阻,有力量的敲了三下,又三下,每次都是三下。
过了许久,门背后才传来了重重的脚步声,有人来开门了。
打开门的人,是一位老人,已经上了年纪,许多白发已经爬上了头,背部佝偻着,弯着腰,导致走路些许缓慢。小心翼翼的将门完全打开到角落里面,才认真的端详着来人。
“爷爷,我回来啦。“余扬用扩大了的分贝朝着面前的老人喊道。
老人朝着我们裂开了嘴巴,笑出了声“回来啦,回来了好啊,我的大孙子。”
老人家的牙齿已经掉的七零八落,但是精神仍然很好。
“我奶奶呢?”他随即问道。
“你奶奶他在厨房里面弄吃的呢,听说你们要来很多人,她怕不够你们吃。”
老人家用最大的分贝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