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靖只是他的远方表亲,血缘亲情淡薄,死不死的他并不在乎。但这件事,关乎于面子问题。
同时,他不得不重新审视高俅在赵佶心中的地位,若将此事放在其他官员身,赵佶绝不会息事宁人。
不光他,殿中之人皆有此想法。
赵佶发话,无人敢继续在这件事纠缠,曾布的责难也就彻底落幕。
“众卿还有何事?”
曾布再次出列,直言道:“陛下,章相年迈,处理国事,已力不从心,不如致仕,安心颐养天年。”
宰相致仕,绝非儿戏,众人皆望向章惇,却发现章惇面无表情,似早有预料。
“章相可有意见?”
章惇淡然的说:“听从陛下安排。”
“众卿可有意见?”
全场寂静,无人应答。
就在众人以为大局已定,高俅再次出列。
“臣有异议。”
众人瞠目结舌,高俅作为朝堂内的新人,两次硬刚曾布,可谓胆大包天。
而章惇直勾勾的望着他,满脸疑惑。
这下,不光曾布,连赵佶都颇为不悦。
章惇致仕的问题,是他与曾布共同定下的。章惇也是心知肚明,故此毫无疑义。
“高卿有何异议?”
高俅嘻嘻哈哈的说:“陛下别误会,章相确实年纪老迈,但致仕赋闲太可惜了,不如,让他到殿前司做个都虞侯,继续发光发热,”
“哪有赋闲可惜一说,总要有个理由。”
“平夏大捷,击败西夏三十万大军,此等能耐,若不效力于军中,实在可惜。”
平夏大捷,是高俅力保章惇的原因。
正史,章惇之所以名列奸臣传,是因为,他作为变法派的领军人物,不仅剥夺了已去世的司马光的追封,又以朋党的罪名,对妨碍变法的大臣,包括苏轼等人进行残忍打压,手段偏激。
但他对大宋,却是忠心耿耿,而且对外态度强硬,修武备,振武功,属于主战派。光是平夏大捷,就让他声名鹊起,西夏与辽国诸将,听闻章惇的大名,那可是闻风丧胆。
纵观宋徽宗年间的历史,若不是一味求和,重文轻武,怎么可能丢掉一半江山。
高俅若能把他收入麾下,不仅得一将才,系统的图鉴也能点亮,从而获取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