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太后变成了太王太后,赵姬也成为了赵太后,吕不韦更是大权独揽,成为了嬴政的辅政大臣,被尊为仲父。
秦国晋阳君反叛,吕不韦命蒙骜击之,平定了晋阳之乱。
韩国则是趁机以郑国水利专家为间谍到秦国游说,让秦兴修水利,以消耗秦国国力,使其无力东征。
“韩王目光短浅啊,空有人才,却是都可惜了。”
范简是真的为韩国可惜,当时华夏的工程师、科学家基本上都在韩国。兵器制造、土木工程、水利专家韩国都是顶尖的。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冶金,韩国打造的兵器尤其是弓弩处在世界领先水平,整个战国的兵器基本上都是韩国提供的。
可惜的是,韩国太小了,即便是有最顶尖的武器制造业,却是挡不住强大的秦国,不仅挡不住,敌人的武器还是他们提供的。
“先生,可惜什么?”李安请教道。
另一边的雅莉伊也眨巴着大眼睛,问道:“目光怎么短浅了?让秦国大兴土木,消耗了秦国的国力,可不就武力攻伐了吗。”
“呵呵!”
范简笑道:“嬴政刚刚即位,而且他才十三岁,并未亲政。这个时候他需要做的并不是征伐天下,而是等待,至少要等七年。所有说,现在韩国派去的郑国,不是在帮韩国,而是在资敌。
一旦郑国渠修好,那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功德。用不了几年,投入的成本就会被收回来。”
有技术,有智商,也很聪明,但这样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不一定有眼光。
郑国渠西引泾水东至洛水修好之后,四万多顷盐碱地大大的提高了产量,一亩地最高收成达到了一钟相当于一石,四百斤左右,使得秦国关中地区更加富余了起来。
雅莉伊笑道:“可我听说这水渠修好需要十几年,足够韩王安享晚年了。”
范简点头,道:“嗯,这话也对,自己过好了,子孙之事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娘,你可不能不管我。”李安吓坏了,这母亲果然可怕。
同时李安也在庆幸,他身上还流淌着父亲李牧一半的血液,不全都是匈奴的。
“傻孩子,先生是在教我们要有长远的目光,要我们不要学韩王。”
雅莉伊拍拍李安的头,安慰道:“娘不是韩王,到什么时候都会为安儿着想的。”
李安问:“娘,若你是韩王,你会怎么做?”
匈奴的公主,虽然生的粗壮高大,黝黑凶猛,但人家牙白,还是很有智慧的,雅莉伊稍微想了下,就说道:“若我是韩王,肯定不会让郑国去做间谍的,而是送美女,珍奇玩物,飞禽走兽之类的东西,把秦王向骄奢淫逸引导,败坏其心志。”
“先生以为如何?”李安看向范简。
范简笑道:“你娘厉害。换我的话,我会派土木建筑大师过去,为秦国建造楼堂馆所,行宫宝殿。”
“还是先生更高一筹。”
其实范简的方法更能获得君王的认可,建造看的见,住的舒服的宫殿,可比什么兴修水渠要好游说。
就说那浩大的郑国渠工程,住在王宫的秦王能看的见吗?怎么会轻易就答应呢。
可是转而一想,这件事也好理解,吕不韦在洛阳学四公子礼贤下士,编纂《吕氏春秋,这为是想要万世留名,说动他兴修水利也算是投其所好了。毕竟嬴政即位,把持朝政大权的是他吕不韦。
吕云在穿越前,就在楚国做丞相,为了提升大楚国力,他可是主持修了不少水渠。
若是把修水渠项目换成修宫殿,秦王嬴政或许会同意,但绝对过不了仲父吕不韦这一关。
秦始皇二年前245年,秦国再次派人麃公攻击魏国卷城原阳,斩杀三万人。
赵王丹也重新启用廉颇为代理相邦,攻取了魏国的繁阳。
赵王丹薨,子偃即位。赵王丹谥号曰赵孝成王。
赵孝成王赵丹,这是一个很有名的赵国君王,和氏璧、长平之战、邯郸之围等事件都是发生在他在为期间。廉颇、蔺相如、平原君赵胜、纸上谈兵赵括、田单为赵国相,这些名人也都是他的臣子。
当然,赵孝成王的儿子赵王偃也是一个名人,跟他老子赵丹学,猜忌七老十的廉颇,用乐乘夺廉颇的兵权,把廉颇给逼迫到了魏国。
“廉颇将军可怜啊!”听到消息的李牧感叹不已。
范简笑问:“换你如何?”
李牧不以为然,道:“我能怎样?一个小小的校尉,又远在边关,大王不会猜忌我的。”
范简问:“假如,你处在廉颇的位置上,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做到了相邦的位置上。赵王让你领兵抵抗秦国入侵,而你也学廉颇坚璧固守。赵王却让你主动出击时,你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