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韩信其人(1 / 2)溪山掩月.CS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吕总有什么话要说?”

“你让蒯彻帮英布取岭南,是打算和楚汉鼎足而立吗?”吕云问道。

“我只是留点后手。”

范简道:“单纯做项羽的谋士太危险,必须要有自保之力才行。现在王朝建立,我要去辅助他把东六国的兵权全部收归朝廷,巢国也不例外。”

随后,派人把芈玥、梅延芳都韩了来,高层之间开了个会议。

巢国全部武装力量大拉练开始,方法也简单粗暴,所有人都脱掉鞋子翻山越岭。

只用了半天时间,选出了三千人,这些都是坚持到最后的,每一个都有超强的意志力和身体素质。

赤脚上山,列队拉练,走不出百米就淘汰了一半人。荆棘、蒺藜、尖锐的石子,不是脚掌能承受的,人的脚不是蹄子,也不是爪子,要保持队形就不能跳脚走,必须往下踩。

血肉模糊啊!

当然,说的是坚持到最后的三千人。那些意志力差的,不用血肉模糊,一个蒺藜扎入脚心就不能走了。被石子划道口子,血流如注的模样也能吓死人。

这三千人被收编到之前的千子弟兵里,凑成了万人军。

“把他们分散开来,送到各郡县的府衙去做差吏。”

范简强调道:“不要做捕快之类的,尽量去做杂役。”

芈玥有点不明白,“你让人去做杂役,为何要赤脚练兵?”

“意志力,在考验他们的意志力,一半人是不能胜任的。”

范简这一招是跟汉王学的,刘邦重用韩信为大将军开辟楚汉之争的第二条战线。他怎样防止这个放出去的大将军成精,就是在其身边安排了个曹参。

整个楚汉争霸,刘邦之所以能打败项羽,最关键的人就是曹参。

因为曹参的存在,韩信才没用成为可以和楚汉鼎足的第三方势力。

蒯彻嘴上说的唾沫星子乱飞,感觉很有道理。可具体执行还是要看韩信的。

韩信想不想自立不是重点,能不能做到才是关键。很显然,韩信没有把握反汉王而自立。

从韩信北上开辟第二战线起,至十面埋伏干掉项羽,刘邦曾四次置换剥夺韩信的兵权。

韩信离开关中“木罂渡河”攻魏,俘虏魏王豹,接管魏国军队,实力大增。

此时他已经具备了一方诸侯的实力,为防备他学武臣自立割据一方,刘邦做出了第一次夺兵行为。

「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韩信打下魏地后,刘邦使人收走了他的精兵,调到荥阳抵御项羽。

什么是精兵?自然是大将军建立的直属嫡系部队了。

曹参说:“大将军我一切都听你的,让我怎么打我就怎么打。所有你不用再训练嫡系亲兵了。”

好吧,韩信继续起兵,带着一万两千人,号称三万大军,在井陉口大破赵军二十万,斩斩陈余,赵王歇走逃信都亦被追杀。

韩信重金悬赏李左车,以师礼请教击燕之策,李左车建议韩信在赵国卸甲修兵,休养生息。

几个月后,韩信练兵初见成效。此时汉王在荥阳兵败,腾公带着他跑到了赵国。

「六月,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独与滕公俱,从张耳军修武。至,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

刘邦以汉使的身份闯入了韩信的卧内,夺印符麾召诸将,易置之。

易置之,更换了韩信提拔培养的诸将。

「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

韩信、张耳起床,得知汉王过来,大惊恐怕三魂七魄都飞了。

汉王夺两人军,这一次夺走的军兵最少也有二十万。而且是两人军,有韩信的,也有张耳的。

话说,刘邦在固陵被项羽打败,他不往关中老巢跑,反而逃跑到了赵国韩信营中,请问他怎么直入韩信、张耳卧房的?不用怀疑,放刘邦进去的必然是曹参、灌婴。

还有,和张耳“刎颈交”的陈余,所有韩信肯定没跟张耳睡一个屋。刘邦是亲自去两人的卧室取走了兵符帅印,还是让曹参、灌婴代劳偷出来的,这个并不重要,反正是轻易就夺了两人辛苦训练的嫡系亲兵。

而且这一次情况很不妙,曹参、灌婴有点压制不住韩信了,因为韩信和张耳变成了一伙儿的。大将军和监军都有了自立之心,必须要汉王亲自来才能震慑这两位。

事实上,韩信张耳也真的被惊到了,而且是“大”惊!

刘邦置换了诸将,带走了两人的军兵。应该是没留几个人,认为韩信已经不足以打下齐国了。否则他不会派骊食其这个说客去游说齐国叛楚归汉。

但他还是估计错了,韩信得到了谋士蒯彻,趁齐国对汉表态度撤军的空隙,突然打了齐国一个措手不及,成功赶跑了齐王田广,占领了齐都临淄。

齐王田广向楚国求救,项羽派龙且、项它援齐,在潍水大战,龙且被水淹死,齐地彻底落入了韩信手中。

这时的韩信以安抚齐地为名,向汉王讨“假齐王”封号。

刘邦听到这个后,大怒。经张良劝说,才转了态度,给了韩信个真齐王。

后来,刘邦追杀项羽至垓下,早前约定好合围项羽的彭越、韩信军并未如期到达。张良再次出主意,让刘邦封彭越魏王,并让张良亲自去齐国正式册封韩信。这两位诸侯才出兵追项羽。「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