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0章 完美大结局(1 / 1)吹牛请打草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没有了

这次会面双方都没达到目的不说,皇上还一脚把叛军头子唯一的女儿给踹成重伤,两边的局势一下就变得紧张起来。

不过对朝廷军来说,恼不恼都一样,他们会一路打过去夺回被占领的土地,还给那些逃亡出来的百姓一个安定的家园。

萧越没了最后一丝犹豫,让定国公和从东面回来的谨亲王分两路进攻,不到半年的时间,薛家叛军就被赶到极北之地,身边跟着的人再也称不上军队,十大家族除了窦家旁支和赵家余孽还死心塌地的跟着,其他几族都投了朝廷。

窦家现任家族族长,就是哪个一直在背后给薛家做军师的年轻人,带着窦家几百年积累的财富最先投降。他明白自己一直以来帮着薛家在背后做了不少缺德事,包括引倭寇上岸这种可以诛九族的大罪。所以他和族中大部分人从未想过要活,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用窦氏庞大的财富,换取那些从未参与过这些事的族中稚儿一个活命的机会。

其实窦氏也不是只有投降一条路可走,他们其实留了后路的,窦家早在百年前就在东部海域早已置办了几座大岛屿,这是为十个家族准备的后路。

可在看到薛家包括薛二爷从上到下腐败至极,对待百姓的手段越来越过分,甚至他们的薛将军还想用盟友的安危性命,为自己的女儿实现想嫁给大荆皇帝的梦、为了窦家那个旁支的女儿逐渐妥协的时候。窦家这位年轻的族长明白薛家已经卡不住,即便是一起退居岛上,迟早要被他败掉所有的一切,到那个时候,恐怕就是全族被灭的下场了。

皇上看着窦氏使者送来这份厚厚的财富明细,心里暗暗捏了一把冷汗,这份明细里,不但许多关系大荆安危的盐矿资源被窦家实际控制,连被朝廷管制如此严格的铜铁冶炼实际上都是被窦家掌控的。更别说东部沿海与倭寇的贸易往来,及其掌控的几个大型岛屿。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窦家为什么会用如此庞大的财富换取几个稚儿的活命机会,萧越是毫不犹豫一口就答应了的。

先别说那些经济命脉,就是东部对倭寇的海贸掌控权及那几座岛屿的,对朝廷都是巨大的诱惑。朝廷重臣包括荣亲王和曲宰相、蓝家老太爷及魏国公等人都非常赞成,几个小孩的性命,换来如此大的利益,为什么要反对?这些东西一旦利用得好,将能给朝廷带来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薛氏带着几千余孽逃出辽东,远居极北苦寒之地,辽东地区及燕京重回大荆怀抱。

皇上吸取原来的教训,把大荆几个比较庞大的州府细化,地方州府官员和朝廷驻军将领分而治之,各自负责自己的领域,避免再出现一方霸主的局面。其中肃州分成甘州和肃州二州,辽东划分为极北州、辽州及云州三个行政区域。又第一次在东部几大岛屿设立彭县、瀛县及琉县,全部归于江南府管辖,并往各岛派了驻军,三年一轮换。

经此一役,大荆版图空前明晰,全国各地包括极北和西北苦寒之地都有了朝廷政府和驻军,国家空前稳定。加上朝廷战后长达五年之久的休养生息和商业鼓励政策,大荆百姓空前富裕。

朝廷里,新皇不但勤政,且洁身自好,后宫除了皇后娘娘,就只有一个最早跟着他的淑妃。他一登基就大刀阔斧的平了内乱,现在更是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第一整顿吏治,地方要员每三年一换,任期不能超过两届科举增加武举,每年一考,考生不但要考察书本知识,更要考察其家庭背景和过往行为规范监察制度,监察官员两年一换,不能连任,监察官员一旦出现受贿受贿的情况,罪加一等。

第二赋税政策,从最贫苦的州府开始,轮流休养生息,时间长达五年之久商业上减轻商人承担的不必要的赋税,激励商业发展,政府还鼓励商人走出去,不论是西北、西南内陆,还是沿海商贸,都能得到朝廷的补助和保护,凡是把外面更高的冶炼技术、纺织技术、种植技术带回大荆的,更是以爵位或者免税为奖励。

第三是在各县及州府设立一所公立学堂和一家公立医馆及一座专门收养孤儿的善堂。太子妃及蓝家把自己手里的酒坊所有股份捐献出来,作为这些机构的维持费用。

其中公立学堂是按照等级划分的,比如县里的学堂,毕业的考生能参加秀才考试、州府的学员毕业后能报考举人、京城共设立了四所大学堂,里面收的全是有举人功名的学子,毕业能参加殿试,考进士。

这样一级级的划分,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只要成绩顶尖的学员,从县学到大学都有奖励,从一两二两到学费住宿甚至考试费用都全免。

而且按照皇上的意思,是想在有生之年做到每个镇都能有一所学堂。

除此之外,皇上还正式把太子妃和毒医圣手办的医学堂收归朝廷,在京郊庄子上大兴土木,在原来的基础上,建成的闻名全国的大荆医学堂,毒医覃先生任山长,华御医任副山长。朝廷太医院的所有太医选取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是医学院的讲师,才有资格报名。

医学堂里设内、外、妇、儿、护理四个科目。其中妇科学院是唯一能招收女弟子的地方,只要你有这个梦想,就能在父母的带领下去报名。医学堂学制十年,六岁进入,十六岁毕业。

面对这样的皇帝,大荆百姓如何不爱戴,就连他不扩充后宫这事也没人敢多加干涉了。当然,这也是人家帝后夫妻子嗣兴旺了,要是皇后无子,你看大臣们如何闹腾。

皇后娘娘跟着皇上去了一次前线,回来竟然又有了身孕。这事可把皇上和蓝家给吓坏了,毕竟皇后娘娘生双胞胎的时候,被覃先生断定以后再难有孕,且再生育的话,将会有寿命减少的风险的。可奈何小蓝皇后命好,这是个四年,就又有了身孕,还被覃先生断定没有风险。

在大荆战胜薛氏叛贼的第二个月,皇后生了第三胎,一个俊俏的小皇子。皇上虽然想再有一个公主,可是儿子也一样喜爱,因为这事皇后生的。当场取名萧九安,寓意福寿安康的意思,也有国泰明安的意思。

太上皇自从退位,也没有搬出皇宫,而是和儿子一起住,每日除了享受生活,就是监督孙子们学习,五十多岁的人,竟然越活越年轻。身边的一个太妃还又有了身孕,这让小孙子都快一岁了的皇上格外难为情。

说到这里,大家恐怕都在惦记两个人吧,那就是齐王和他的男妃蓝轻恒,这两人虽然一直想要丢下朝廷的职务出去游山玩水,可奈何皇上看的紧,总是找各种借口把人留在京城。

加上蓝家人也不愿意小儿子出去,也是想了各种办法留人,蓝夫人魏氏甚至还装过病。面对亲人们花样百出的挽留,两人也就释然了。其实他们之所以想走,也是怕两人的感情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战时人们没注意,可战争一结束,生活安逸下来的人总是爱各自八卦,齐王和蓝家二公子的事也被逐渐提起来。

虽说有不少不赞同的声音,可大多数人还是很看的,毕竟两个完美的男人,除了彼此,他们也找不到谁能配得上二人了的!

还有萧牟和张家大小姐,二人也是大荆皇族少有的幸福夫妻,夫妻婚后不但没有任何妾室通房的烦恼,还三年两抱。把盼孙子盼得着魔的谨亲王喜得,干脆以孙子没人看为由,交了自己手中的虎符,学着太上皇,一心在家含饴弄孙了。

两个比了一辈子的兄弟,又有了新的攀比对象,那就是孙子,有时候连孙子们多吃一碗饭都要拿来比!

萧越登基的第五年,大力休养生息的大荆出现了一个特别有名的村子,那就是安县最偏僻的大山村。

这个原来连吃饱都是奢侈的小村子,竟然一跃成为大荆除了萧蓝族地安阳外,最富有最繁华、村里家家脱贫的村庄。

不但是大荆第一个拥村级公立学堂,还在皇上扩招的第一年就出了一批举人。这个村一共有五个学生参加考试,五个人都中举。

大山村村民家家户户都是青砖大瓦房,宽敞的大路一直从村里修道安县城,村里不但有大荆最早的两座作坊、一所学堂和一家家具作坊。还有一处全大荆都是独一无二的宅子,就是皇后娘娘带着太子在民间所住的地方,甚至太子殿下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这座宅子本来早已被皇后娘娘捐助给村学堂了,可村长老和全村村民协商后一致同意改建成一座长生庙,里面常年为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祈福。现在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大寺庙了,香火之鼎盛,带动了不少专门制作买卖火烛的村民。

现在的大山村,还是一样三面环山,封闭在比较幽静的大山深处。但村里百姓家家有良田,户户在作坊有工做。每年每户的个人纯收入不低于二十两银子,比一般县城富裕的百姓收入高了好几倍。更别提现在还一下出了五个举人,也许明年,就能出几个朝廷命官了,到那个时候,又会是不一样的一种层次。

村里现在最富有的是两家,一家就是木匠洪全家,他家两个儿子都是皇后娘娘重用的掌柜,洪权还是村里家具作坊的创始人,家里不但在外村有几十亩良田,还盖了村里最大的宅子,大儿子洪盛还娶了蓝轻言原来的大丫鬟诗文,诗文可是能识文断字的,原本也是大家出生,嫁到洪家第二年就生了个胖小子。

另一家就是原来全家在生死边缘挣扎的小山家,她娘现在是面条作坊的大管事,家里有十亩良田不说,连他爹、那个被朝廷从赵家黑矿里救出来的残疾汉子都成了酒坊的三把手了。现在小山还考上了举人,还收到皇后娘娘丰厚的赏赐。

除了他们两家,就是原来跟皇后娘娘对着干过的刘家了。这让人很意外,为什么不是第一个像皇后娘娘抛出橄榄枝的原洪村长家呢?

这就得从他家的几个孩子说起,第一个就是他家大女儿,勾走了皇后娘娘身边的管事、破坏人家婚姻不说,还勾结当时的良贵妃的人,有陷害皇后娘娘母子性命的嫌疑。后来皇后娘娘把那个管事放了,二人还想回来夺走村里酒坊管事的职务,最终被家木和肖留识破,现在虽然还住在村里,但也算是村里人人避之不及的人家了。

其次是他家的大儿子,就是那个被父母送出去做小斯的,在因为妹夫张大富的原因实业后,竟然还想偷酒坊秘方,被官府判了两年刑。

只不过他家也不完全废了,比如小儿子,最早一批入学堂的小儿子,虽然年纪不小了,但也是这一批举人中的一个。

总之,大山村富起来了,还是那种人人有事做有前途的富裕。皇上还为此嘉奖他们,特赐:“勤劳致富”的匾额。并要求全大荆村庄像他们学习,希望大家根据自身的特色,找出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正文完

君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