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2章 国学辩论会终章(2 / 2)王波er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老计得不错,下面,大家可以围绕这个话题进行讨论了。”韩老师。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了一阵,都支持办兴儒书院。人家别的城市都开始搞了,有个河南人,先是办了国学学,现在都办了国学中学,是私立学校,教授的全是国学课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人家都能办起来,咱西安作为古都,也一定可以。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比如,我们如何赚钱,书院的赢利点在哪?从钱的问题就引出了一连串的问题,都不好解决。

“我是做企业管理的,我觉得,既然咱们有这个想法,就要好好干。那么,我们绝不能像以前那样随便,没有明确地分工,书院必须企业化管理。不然,没有约束力,什么事情都办不好。”朱老师。

“这点我赞同,但是咱们的书院根本就没有注册,从开始到以后的整个过程,都需要资金支持,这钱从哪里来?”宁老师。

“我作为邹教授的大弟子,先出一千,韩老师是我师弟,也出一千。我最近还打算花重金做一个网站,专门用来宣传我们的兴儒书院。”老计。

“对,我刚才就过。好的东西,咱们就要努力去做,放在这个层面上,就不叫宣传了,而叫宣扬,宣扬一种传统文化。”朱老师。

“既然大家都决定认真做了,那么,我也尽一份力。咱兴儒书院的那个网站,我可以帮忙搞。这样,可以省下一笔资金。具体的事情,等做的时候再详细商议吧。”我见大家都这么认真,也开始表态。

提到盈利的问题上,大家的意见是可以办国学培训班。从免费试讲开始,如果学员觉得可以,再正式缴纳会费。每周,我们都找一些老师来讲课,在座的各位也可以加入。每讲一节课,算课时工资。

“宁老师,你那些关于国际局势的看法、观点,这些都可以在课堂上讲。毕竟,这些也是提高知识水平的方面。”老计。

“行,什么时候试讲,你们通知我就可以了。”宁老师。

看来,大家都各抒己见,非常踊跃,但我感觉自己仍然不受重视,自尊心受到了一定的打击。我:“你们都有了任务分工,那我干什么?韩老师,难道你拉我来就是为了凑人数吗?”

韩老师一愣,连忙微笑地:“哪有啊,张帆,你不是咱秦汉国学的副主编吗?我最新一期的杂志都把你的名字印上去了?不信你来看看?”着,他从帆布包里拿出了一叠杂志,抽出一本给我看,我发到扉页,赫然一看,果然有自己的大名,满意地发出了笑声。

“不错,这个杂志一会儿多给我几本,我去拿给自己公司的同事们看,也帮忙宣传宣传咱们的国学,下一期的杂志一定要把鸿儒书院的名号印上去,咱们可就要正式开始市场化运营了!”

我的这番话立刻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会场爆发出了噼里啪啦的掌声。大家都得差不多了,对兴儒书院的发展规划也做了详细地安排。这样的话,看起来这次国学研讨会是圆满地解决了问题,可只有夏老师坐在最后一排,不苟言笑,始终保持着沉默。

“夏老师,你也几句嘛,自己的见解。”

“我跟韩老师是同学,从到大这么多年了,我知道他有个心愿,就是办好国学。为此,我们一直努力着。我记得前几年的时候,我们就开过会。当时,会议现场也有很多人,都咱们要努力办好国学。会上都得很好,可下来呢,完全没有实际行动。慢慢的,这拨人就散了。后来,还有几次研讨会,也是这种情况。现在,到了今,又是一样的情形,开会的时候得很好,谁知道散会后有没有执行力?总之,你们什么我都支持,但我实在是不抱有什么希望。以前的那些人,对国学非常热情,渐渐的大家都散了。现在呢,开会的时候又多了几个新面孔,比如宁老师、朱老师、张老师,大家又坐在一起,围绕着这个话题开始讨论,来去,道理都是对的,但是,我还真不知道咱们这个兴儒书院能不能搞起来?”夏老师的一番发言让在座的人陷入了沉默,这番话无疑给热闹的现场泼了一盆冷水,但很快就被大家的热情扭转了,大家都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