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呢,哎呀,这不是都有可能的嘛。”
李氏夫妇忧心忡忡地在屋中相互安慰着,祈祷自家儿子能顺利地通过殿试。其实他们从来都没指望自家儿子能在官场混出什么名堂来,只是今日李北斯提起了边境,他们是真的不希望李北斯去那种地方。
最后一个接受殿试的人离开皇宫后,徳公公扶着曌皇来到了后宫。曌皇到底是年龄有些大了,他神情疲倦地回到了仪德宫,看见苏皇后连张口问候的力气都没有了。
苏皇后也很体贴,一言不发地扶着曌皇走进了卧房,为他端上来了早已为他晾好的参汤。
“今年好苗子挺少的,还是老样子。”曌皇好不容易开口,提起的还是今日的情景。
苏皇后很意外曌皇会主动提起朝堂之事,抬起头看了一眼曌皇的神情,确认他只不过是随口之后,她心翼翼地回复道:“曌明人才层出不穷,陛下要是不满意,就算了。”
“算不了了,官员已经有空缺了。”曌皇叹了一口气,喝完了苏皇后递给他的参汤。
“陛下不要为此太过忧心,称心如意的名臣难得,忠诚老实之人就好。”苏皇后接过空碗温柔地劝慰道。
曌皇这时看了她一眼,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今日倒是有一个人让朕印象深刻,吏部尚书李维的儿子,李北斯。”
“哦?这个人臣妾从未听过。他今日做了什么吗?”
“他起一件事情,让朕觉得有些意外。他主动跟朕提起了宦官入朝的事情,跟朕,允许一些有才干却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成为宦官的人进入官员编制,但是为防止宦官当政,剥夺作为宦官的权利,切断他们与宫中之饶任何来往,严格限制他们与曾经侍奉之人紧密接触,不论是皇帝亦或是王爷公主的仆从,一律从九品官员做起,如果有能力就给予他们平等的升迁条件。”
苏皇后听了觉得眼前一亮,“这种事情真是新颖,从前也不是没有过宦官入朝,但是他们的官位都是由皇帝赐予的,没有经过严格的选拔,加上宦官整日跟随在皇帝的身边,朝夕相处之下,皇帝很容易受到宦官的蛊惑。”
曌皇赞许地点点头,“但是宦官毕竟是奴才,如果跟寻常官员平起平坐,朕觉得很多人都会觉得这并不妥当,这一点朕把问题原封不动地抛给了他。”
“那么,李北斯如何作答?”苏皇后好奇地问。
“他,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宦官都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被人看轻很正常,就算是入朝为官也并不见得会被尊敬,所以无能的太监会在舆论之中退缩,真正有能力的人会一条路走到底,自己证明给世人看。”
“真是很有道理,”苏皇后露出镰淡的笑容,“臣妾记得,太后的慈安宫之中收了一个来自玖王府的太监,太后喜欢得厉害。”
“朕见过她,琴艺确实很高超,还会些拳脚功夫。”曌皇这样着,但是心里想的却是另一件事情,李北斯跟乐承荏一向交好,这会不会就是在暗示他,那个沐灏可以通过这个方式走到明面?
他一直没想好要如何解决关于沐府的事情,也许这样会是一个最好的法子。
苏皇后注视着曌皇的表情,心里暗暗有了数。那个太监,明明只有十几岁,却赢得太后与乐承荏的欢心,看来她有必要亲自去看看,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