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训,曹良娣您觉得如何?”柔儿怯怯地问。
“只要有皇后,谁都不能动摇太子妃的地位。更何况她已经是良娣了,只要太子妃不犯什么过错,她晋升无望。说白了,与我一样,都是妾。”闻人依边走边说,“但对于这样的人,你们要加以小心,因为在这东宫待久了,难免会有戾气。更何况,我现在处于风头浪尖之上。”
闻人依想到乐承藉,眼中的神情又深了一分。
“闻人昭训,殿下下朝了,此刻正在书房等着您。”毅成突然出现在几人面前。
“好,我马上去。”闻人依看了一眼身边的柔儿与朦月,跟着毅成走了。
此刻,乐承藉正在书房紧锁着眉头,闻人依对着他行了一礼。
“你来了。”乐承藉放下书,抬起了头。
“是,”闻人依温柔地回答道,“妾身看殿下心情似乎不太好,不知为何?”
乐承藉刚想说些什么,却又把话咽了回去,转而喝了一口茶水,“你在荣成帝国时,可曾处理过政事?”
“妾身不比姐姐们精明能干,只会在深宫之中虚度光阴。”闻人依淡淡地说。曌明的男子,特别是皇室的人,很不喜欢女子露出独当一面的样子。在朝廷,也有后宫也有不得干政的说法,所以她搪塞过去了。
“你与我已是一家人,何必遮遮掩掩?”乐承藉拉过了她的手。
“妾身只是怕太子不喜,妾身来的这几日,不止一人向妾身提及,女子无才便是德,妾身在曌明国孤苦无依,生怕惹殿下不快,只好听姐姐们的话了。”闻人依低下了头。
“若是有才得不到施展,岂不是让明珠蒙尘了?本宫是想问你几个问题,你如实回答就好。”
“是。”
“商会联名上书一事,想必你也有所耳闻。你认为,幕后黑手与本宫是什么关系?”
“妾身以为,他是瑜王的人。这件事情一开始确实只与琛王有关,但是这幕后之人似乎并不满足,顺带着将琮王的势力也挖了出来。若琮王元气大伤,朝廷之中除去瑜王,已经无人能与殿下抗衡。加之,瑜王在此时又落入了敌军华耀之手,乍一看是瑜王的一时失策,但这也许是瑜王的障眼法,好让陛下猜忌太子殿下。所以,妾身认为此人是瑜王的人。”闻人依认真地说。
乐承藉听了她的话,目光之中有了一丝赞许,“说的不错,但本宫却不这么认为。”
“妾身愚钝,不知殿下有何高见?”
“若真是瑜王,扳倒琮王与琛王的动机这么明显,他是拿本宫与父皇当傻子吗?”乐承藉浅浅一笑,点了一下她的额头,“你啊,还是差了些火候。”
“那殿下以为是谁呢?”
“本宫怀疑,那人一定藏得很深。也许是一个我们都认识,却习惯性忽略掉的人。”乐承藉刹那之间想到了某个人。会不会是他?若是他,眼下他在朝廷毫无立足之地,会有什么好处?但他转念又摇了摇头,不可能,他看起来毫无势力,如何与自己争斗?
“会不会是已经册封好的几位世袭王?”闻人依指的便是乐承藉的几位皇叔。
“本宫会派人去查。”乐承藉一脸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