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李氏恩怨(2 / 2)一溪昭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李修怒意冲天,高声撕戾,“陈霖之辈,好歹为她献身,而你呢?只会躲在暗处,借着她的身份,得世人赞扬。青婉绝不可能喜欢你这等小人。”

曹襄自幼听惯冷言讽语,对于世人评论,不作声色,却见李修处处向往刘青婉的贪狼模样,心生酸意,他讥笑道,“若不是李公子暗夜偷袭,曹某竟不知小人定义。”

李修心下愤怒难平,再顾不得上下位卑之分,随手握起练兵刀刃,朝曹襄顺势而去。

曹襄负手轻闪,刀光剑影在他看来只是步步愚钝,跳梁小丑的把戏。

他闪至李修身后,抬腿横跃,惯性而下间,已将李修撂于寒地。

曹襄轻拍汉袍,掸去尘埃,见地上之人应是冲撞间昏厥倒地,淡瞥一眼后,鄙夷喃喃,“高门府地,受尽宠欢的公子哥,又怎会知道一子不可错的道理呢?”

待曹襄出校场之时,远望两三侍从,似是在军中找寻何人踪迹的模样。

沉吟少顷,曹襄便派将士通知李府侍从,将他们公子抬回李府修养,莫再入兵家重地,丢了军仪威严,闹到汉武耳中,便是另一桩事。

月如弯钩,野狼空嚎,今夜李府注定不得安宁。

李修被横抬进李府之时,已是戌时三刻,长安名医皆入李府问诊。

“好个曹襄!平日见他为人恭和,叔父还赞许他天资自成,今日他便露出狼性,将修儿打伤,也不入李府致歉。”李敢于正堂怒吓,本是心中之气无以发作,今日见李修受伤,又与曹襄不睦,便顺势大闹。

自漠北战后,李广老将军因战情殉身,他于李家地位便开始偏移。本是当家之子,如今也只能小心得全,倒是李修此人,无大成便罢,仗着李蔡宠溺,处处招惹是非。

然,李敢自战后,便开始怀疑卫青一党,是自己父亲战败的罪魁祸首,如今卫家势大如此,他便不信卫青、霍去病等人未从中起任何作用。

至于曹襄,想来与霍去病交好,李敢便自动将其归于卫家一党。

他瞥过李蔡,只见李蔡于正堂面色凝滞,威严肃肃,李府上下莫敢做声。

“叔父,您明日必要去状告曹襄不可。”李敢瞧见李蔡面色带怒,便知李蔡心中已然愤慨,于堂前佞言。

李蔡老矣,却仍是中气常存,他鹰眼紧盯李敢,冷冷问,“你是为了自己私心状告曹襄还是为了修儿?”

李敢对答无言,只好收回自己外露的野心,暗自辱骂李蔡老眼昏花,不敢与年轻人相抗。

李蔡轻触花须,叹惋几巡后,方说,“修儿莽撞,无法自持,你虽功绩卓然,却也野心外露,实不惹帝君所向,不可托付。我李家一代,就要在今世断送吗?自兄长去后,老夫便在朝堂敛神退身,你可知为何?因为帝心所向早不在李家,他信卫青,信霍去病,却不信老夫与你。”

李敢神色微滞,听罢后,只觉悲怆不已,呜咽问,“那就让修儿平白受气吗?”

李蔡瞧着屋内往来医者,凝望月色,满目苍凉。

良久,他开口道,“曹襄此人,确是有胆之辈,难怪陛下重视。”

“叔父何来此言?”李敢言语轻蔑,似是觉得毛头小辈,不足入李家之眼。

李蔡身旁侍从挑眼示意,见那人从身后捧场烙铁玄刀,做工粗糙,根本算不得良品。

“你看着可眼熟?城外校场的刀,侍从说曹襄让人抬走修儿之时,让人把这把修儿手上的刀刃一起带回,你可知何意?”李蔡眼中风霜渐显,神色说不上赞许,却带着意会的隐忍。

“叔父此言,敢儿不知。”李敢言语逐渐恭敬,生怕再惹得李蔡不快,李家基业便更不可能交由他的手中。

李蔡将刀刃接过手中,细细端倪,语态龙钟,“修儿不请自来,已是一错,不礼不恭便罢了。可他进的并非寻常百姓家,他进的是校场,这件事若传到陛下的耳朵里,你以为他会苛责曹襄为人轻浮,误伤修儿?他只会怒意指责我李家将门一代,怎会出了修儿一个藐视军纪之人。曹襄,是在给老夫留最后一丝微面。”

李敢细思不语,他只觉得曹襄此人心计深沉竟当如此,而此事曹襄既然有意压下,他不如借此机会,为自己出口恶气。

他也好在霍去病这些小辈面前立足军威,校场之地,李修去不得,他还去不得吗?

旭日东升,朝霞渐起,李修伤情不重,早在半夜便已清醒,李府上下忙得不可开交,便也再无人瑕空管李敢去处。

晨光熹微,云雾漫散,校场练兵之际,应在卯时时分。

山间青草透黄,万籁俱寂间,数千将领同时喊号,嘹亮摄魂,将心可震天地。

“将军!李敢将军于营外求见,似,似是要……”将士语气怯怯,愕然慌乱。

曹襄似是心中早有料想,面色不改,淡然问,“似是要与我比试?”

那将士见曹襄声色不动,心下为难不止,惊诧之余,只好怔怔点头。

曹襄沉思俄顷后,起身正言,“不见。说我大病一场,不便会客。”

“将军。”将士寸步不挪,面色为难。

李敢今日所来,气势汹汹,若是此刻他前去禀报曹襄有病在身,不便相见,恐怕自己日后不可好活。

曹襄见其面色慌张,便知李敢势在必得,要与自己较量一番。

且不说,此番较量是赢是输,传出去,必会折了军纪森严。皇帝对他的行事作风向来满意,他不可在此时,自乱阵脚。

若是赢了,得少年英雄名风又能如何?失了尊从高长的礼仪,才是大事;若是输了,他日后军威何立?

曹襄想罢,便闭目淡言,“你且下去,不作通传也罢。过些时辰,请两三医者前来替我诊病,他便会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