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尉迟雨难以置信的目光中,长孙皇后非常淡定的点点头,“这是我闲暇之余心血来潮写的,若是不嫌弃,你可以拿去用。”
尉迟雨哪里敢嫌弃哟。
先不说里面的具体内容,光是皇后拿出来的这一点,就让人难以接拒绝。
不过,尉迟雨也注意到了长孙皇后说的是可以拿去用,也就是说,并不想让别人知道这是自己写的的意思咯。
似乎是看出了尉迟雨的不解,长孙皇后不自然的咳了两声,道,“这个可能不太适合让人知道是本宫写的。”
尉迟雨顿生一股不妙的预感,她翻开书一看,预感成真。
个别情节真的非常的眼熟。
能不眼熟吗,分铭记就是尉迟雨亲身经历过的事情。
什么将军家的小姐被人贩子拐走,太子不吃不喝千里寻妻之类的……
尉迟雨觉得自己眼睛都要瞎了,快认不出书上那些字了。
太狠了吧皇后娘娘!
“娘娘,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您好歹也打个吗啊!”尉迟雨心塞道,您这要是放在现代,分分钟被鉴抄大师们锤!
“打马?”长孙皇后不解,为什么要打马?这个跟打马有什么关系?
尉迟雨只好解释了一下,自己口中的打码是什么意思。
长孙皇后恍然大悟,然后大笔一挥,将故事里的男女主角改了个改了等于没改的名字,“你看遮眼法如何?”
尉迟雨已经不想说话了,您这码打得可真是跟没打并没有区别呢。
算了。
尉迟雨心中安慰自己,羞耻这种东西,不要也罢。不再纠结于这个,尉迟雨让长孙皇后想一个笔名。
虽然长孙皇后的意思是让她拿去用,不过,尉迟雨觉得,这好歹是长孙皇后的成果,既然不能用真名展示,那换个假的笔名还是可以的吧。
长孙皇后想了一会儿,说了两个字。
半个时辰后,尉迟雨出了皇宫。
回到家,她先是连夜将长孙皇后的作品看了一遍,修改了里头的几个错别字。
第二天,尉迟雨就将书送到庄子那边,抓了十来个人出来,进行不同分工,校对印刷一条龙。
现在,还差最后一步。
大唐报的题头,要请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来写。
人选有点多,到底请谁让尉迟雨犯了难。
这个人肯定得让所以有人都无话可说,否则请你不请他,就会没完没了的。
尉迟雨很苦恼,在饭桌上都还在想着这事儿,拿不定主意。
在心中合适的人选自然是房玄龄为首的几个老臣,名声地位都有,选他们应该能服众。
可是具体选哪一个,还真的是让人为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