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章 攻关(2 / 2)明月不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在北京一年多的风雨创业,他们遇到的难题不计其数,他俩通常采取的做法是,暂时解决不了,就放下,等各自想出对策,就来一次头脑风暴,达成共识再去做。

经常是杨军的拿大主意,小刃听杨军的。

认识小刃的人都说,小刃更像杨军的影子,他岂止是影子,根本就是杨军的左右臂。

一个家庭出来的,哥俩的性格差不多,意志坚定、隐忍、能屈能伸,为了达成目标,不惜穷尽一切办法。

杨军是家里长子,从小习惯于指挥和保护弟弟妹妹,小刃则对哥哥言听计从,哥哥指东,绝不打西。

他不但执行力强,而且对哥哥的话,理解力超强,有时仅仅一个眼神,他就能明白一切。所以,杨军的梦想,也是小刃的梦想。

小刃每天固定站柜台,每天上午、下午由商场分发小刃柜台报纸,这是上级部门要求他们必须订的报纸,北京日报首都经济信息报和北京晚报几种,柜台顾客少时,小刃偶尔看看。

一则短报道吸引了小刃合作共赢搞活国企的一条可行之路。

内容大概是:一家几十年的老国企,背负沉重的包袱,退休职工多、产品更新换代难,在与新型民营科技企业合作后,国企出场地、职工,科技企业出技术、出工程师,老国企很快产品转型,最终焕发活力。

一般人看内容没什么吸引人的,小刃却看出了门道,所以杨军兄弟俩又行动了,同西四大街店铺第二轮商讨。

“你们又来啦,不是说了不行吗。没可能。”

“我们是给您带好消息来的。”杨军和小刃找到经理笑盈盈地说。

前次两个人走访了10来家,碰了一鼻子灰,但这次他们志在必得。

小刃列出了曾走访过的几个商铺的名单,进行地毯式梳理,包括对商铺的直观感受,经理或者职工言谈话语中反应的他们经营背后现状,经理对自己这个商铺指挥上有多大灵活的权力。

最终他们得出其中3家商铺可以进一步商谈,紧接着,他们便立刻与最终达成租赁店铺的经理进行了交涉。

杨军说:“经理,您看,您现在经营得真不错,看您顾客进店购物都是有备而来。”

“对。一直很稳定。我们厂专做电料,你看我们柜台,电料是我们厂自己生产的,有些电工用品是老关系的产品。”

“我们在这里已经二三十年,有影响,他们购买小件来这里方便,基本老客户和零星客户。现在家庭装修成热门,有些外地的装修师傅也认这里。”经理对自己的商铺很是得意。

“这个店空间很大,除了这面柜台和后面玻璃橱窗零星放几样东西,其他几面空空如也,你看那边,就是一对脚扣爬电线杆用的。这边这么多工具撒在柜台里,空空荡荡的,太可惜了。”

“听出来了,你是在批评我,我们这已经增加了不少外地和其他合作厂的产品。”

“批评可真不是,我是想跟您合作,确实真心实意的。”

“你还是想要在我这里做移动电话?”

“是,您听我说,不会让您现有的销售收入下降,并且额外还有一笔固定收入。”

“哦,你说来我听听,怎么个增加收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