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穿梭,回到了一百一十七年前。
此时的天下还未三分,如今唯有明皇继任一统天下,其在位期间初始年号为——永兴。
一百一十七年前,正应的是永兴十六年。
永兴年间的璋都,还只是名为璋州府,而隶属璋州府管辖之县——秦池,也还未曾于消失世间。
由于秦池被郁郁葱葱的绵延丘陵环绕拥抱着,拥有着绿水青山的自然美景,引来了无数飞鸟走兽居于丘陵山间,实乃人间宝地,故而秦池也有着“绿翠仙池”的美称。
天明之时从高山处鸟瞰秦池,仍有着一层薄薄的云雾缭绕覆盖在上空,却可以依稀看到在花红柳绿间,只有一条开阔的大路由外直通内里。
大路上行人来来往往,他们大多是前几日离去又赶早由府城而归的百姓,还有的便是才从秦池离去赶往璋州府城市集的。
宣雁与其六岁的稚子亦赶了早,随着秦池出门的百姓去往大路,由于秦池距离府城的距离甚远,山野间的夜路不好走,他们必须要在天黑之前到达下一个落脚点,然后再赶下个清早出发去往府城。
如此的一来一回,便至少需要耗费四日时间。
过路的行人居多,原本母子俩是毫不起眼的存在,却因为稚子生得一头银白发,即使他头上戴着压耳帽,也还是掩盖不住碎散而无意露出的发丝,从而引得路人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
再加上稚子眼如明亮金珠无法遮挡,路人与其对视一眼,都令人觉着冷厉万分,更是引来无数的低语指点。
也许母子俩是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他们对于过路行人的异样目光与指点议论压根毫不避讳,仍旧自顾自地朝着府城的方向迈步而去。
说的人多了,宣雁终究还是会顾及稚子幼小心灵的感受,便揽着稚子的肩膀,道:“鸿儿,随阿娘走快一些。”
稚子一脸的严肃,透着一股小大人的模样,他金眸直望前方道路,只紧紧跟随着宣雁,并没有说话。
母子俩与走出秦池大路的百姓不同,他们并非只是急着去到璋州府城赶集凑热闹,而是要离开璋州府,去往更遥远的地方——皇都。
当然,他们去皇都也不是单纯地探望远房亲戚,而是宣雁在两日前突然收到了一封匿名书信,说是远在皇都的丈夫出了意外,且此前丈夫已近两年杳无音信,为求真相她也只能带着稚子前往皇都寻找丈夫。
等到母子俩由皇都归去之时,也已经步入年冬末。
此时宣雁乌黑的发间还多出了一支白色簪花,凌乱的发丝显得有些狼狈。
而原本两手空空的稚子怀里,如今也捧着一个木质寿盒并没有空闲。
是了,此前在秦池收到的书信上所言句句属实,宣雁去到皇都后经过多番打听,已经证实了丈夫的确被官商利用,后加以谋害客死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