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所谓的炮车,其实就是抛石机。是纯利用人力的人力抛石机,是用人力在远离投石器的地方一齐牵拉连在横杆的梢(炮梢)。炮梢架在木架,一端用绳索栓住容纳石弹的皮套,另一端系以许多条绳索让人力拉拽而将石弹抛出,炮梢分单梢和多梢,最多的有七个炮梢装在一个炮架过,需250人施放。
赵军将十架炮车推来,密如雨点般的石块向中阳王城的城头飞去。城的守军被这些大石砸得哭爹喊妈,到处躲藏。当然这些大石也将攻城的赵军误伤了不少。
宰父塚也负了伤,看着纷纷乱跑的中阳军,气急败坏,虽然杀了几个逃兵,可是无济于事。
赵军已经冲了城头,狂喊着,到处冲杀。
赵掩见赵军冲了城头,大喜,催马向前,众亲军急忙赶护卫,赵掩却从亲军手中抢了一杆长矛,甩开亲军便向冲来。
城门又被冲车撞开了,大队赵军涌进了城门,和里边的中阳军厮杀起来。
宰父塚用长矛将十几个赵军刺死,扔下城墙,可是有一大批赵军悍不畏死的向他涌来。宰父塚的矛法自诩中阳国第一,施展开来,将那些赵军杀得胆战心寒。
可是赵军太多了,身边的亲军却渐渐稀少。宰父塚越战越是心寒,心道,大王,对不住了,情势恶劣,说不得只好投赵军,先保命再说吧。
宰父塚见赵军主帅正在向城下赶来,他跳城头,挥舞双手,正要向赵军投降,忽然,他的眼睛盯住了赵军的后方。
在赵军的后方悄默声的出现了一支大军。从服饰看绝不是赵军,是……
宰父塚一阵大喜,你奶奶的公子飞,到现在你才出来,可累死老子了,你若晚来一步,老子可就降了赵军。
林飞一直耐着性子等,等赵军的锐气渐渐在攻城中耗尽。
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在古代的战争中,攻城是最劳神劳力,损耗最大,最万不得已的法子。
赵军自恃强大,以十万之众,对中阳国这样一个小国,无异以虎搏兔,还用得着费心伐谋,伐交吗?直接攻城就是了。可是,这一攻就是五天。
五天的攻城战不是没有,问题是这五天来,赵军就没有休息,昼夜攻城,赵掩要一鼓作气攻下中阳王城,特别是他知道这运粮队出了问题,更是要速战速决。
士兵们已经疲劳不堪,饥寒交迫,将近两天没有吃饭,就饿着肚子打仗。现在眼看已经将城门打开,城防已经出现了决口,赵掩怎么能不高兴?
可是现在在他的身后出现了另一支对他来说犹如一柄背后利刃的队伍。这就是林飞的飞隼军。
林飞自从在王城东面的小山救了陈殷,便按兵不动。
他在等战机。战机,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现在,战机终于来了。赵军已是强弩之末,打了五天的仗,天寒地冻,又没有粮草,人困马乏,现在发起攻击正是最好时机,也不用担心宰父塚偷袭。
林飞拔出巨阙剑,对身边的公子恤笑道:“六叔,怎么样,打吧?”
甘濛在一边嚷嚷道:“罗嗦什么,快打吧大将军。”
林飞一声大喝:“攻击!”
甘濛还未等公子飞话音落下,早就一马当下冲了出去,随后,陈殷,周勇阿牛等人也挥舞着兵刃杀进敌群,再后边是一万飞隼军的精兵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