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说完后,不等其他人出言,霍去病就率先出言说道,“禀君,当年匈奴强劲,皆因骑兵。
当年匈奴控弦之士四十余万,又得西域兵甲,从装备和骑兵数量,汉庭并不占优,不过匈奴却有一处致命死穴,乃部落逐水草而居,各部皆分布草原各处。
部落分居则兵力分散,当年我与舅舅就是前期先不断蚕食匈奴诸部,让匈奴主力为救援诸部而疲以奔命,后又诱匈奴主力决战,并一战而下。
虽然胜了,却是惨胜,而后我与舅舅又先后征讨匈奴数次,才真正将匈奴大部分的主力消灭。
而现今的鲜卑,与当年匈奴完全不是一个层次,无论是从士兵的体魄还是装备,我们王府都占据绝对优势。
西部鲜卑现在唯一的优势就是人数。但是在面对我等精兵悍将时,鲜卑的人数优势反而成了累赘。
众所周知,军队人数越是多,就越可能出现大溃败。特别是像西部鲜卑这种掺和着平民牧民的军队,一旦接连迎来几场小败,就足以动摇军心。
并且现在鲜卑分裂成东西两部,实质可以说是分裂成三部,三部鲜卑常年互相攻伐,本来就兵疲民乏,此时只需一支数万人的骑兵,就足以解决其中一部鲜卑,并震慑草原诸部,可汉庭这些年内患不断,国力日渐衰落,根本无力北征。
哼,若非如此,小小鲜卑又怎么能成为边患。
也因此,舅舅才说三个月足以灭亡西部鲜卑。”
霍去病的话并非是对秦斌说明的,毕竟系统具现的人物对秦斌是绝对忠诚,也绝对会将秦斌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来考虑,同理,相对而言,秦斌也对他们这些具现出来的文武大臣抱有绝对的信任。
而霍去病之所以说那么多,皆是看到了王安石、卢植等大臣们的疑虑。
王安石、卢植等大臣听到了卫青和霍去病的先后分析,心中也渐渐释然,同时对北征的信心更大了。
不过卢植和皇甫嵩则是脸色有些尴尬,毕竟现今汉庭的模样,老实说,也有他们这种老臣们能力不达的缘故。
更重要的是,几番确认后,卢植和皇甫嵩也算是确定眼前这对舅甥真的是武帝时期那两位位极人臣的传奇将领,虽然无法理解自家君怎么让三百年前传奇舅甥复活,并效忠,可就目前来看,似乎这对舅甥就是最适合的北征统帅人选。
不管是时代相近的适应性,还是对草原的了解,这对舅甥都是最适合的。
其实秦斌也想过具现后世征战过草原的猛将,例如李靖啊,苏烈啊之流,甚至更后世的徐达、常遇春等,都是征服过草原的传世名将。
只是,李靖等后世将领就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对汉代民生军事,乃至政治体系的适应能力,都比不卫青和霍去病。
这一点,秦斌从王安石、范仲淹等人身有深切体会。
虽然只要给了足够时间,那么李靖等后世名将也能融入这个时代,但是,北征已经迫在眉睫,当然,更重要的是,秦斌个人喜好问题。
对于华夏那么多将领,秦斌对卫青和霍去病有特殊的崇拜之情。
所以在做选择的时候,秦斌选择了卫青和霍去病。
其实,秦斌还想让蒙恬出来的。
不过想着暂时还是别太过刺激卢植等原住民,加之秦汉问题尖锐,就算过去了数百年,这片土地的人都对当年的大秦警惕的很。
所以,顺从本心,再考虑一下利弊,秦斌还是尝试着具现卫青和霍去病。
并且也借着这两人来试探一下原住民对先辈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