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儒观之,那刘辨必不愿离了洛阳又落入关东诸侯手中,而东去路皆有西凉精锐驻守,想必刘辨再不智也不会东去。
然,儒以为,刘辨必定西出,过渑池入崤山,或是过永宁渡河入嵩山!
山中崎岖易守难攻,刘辨方能有一线生机,若是能穿过丛山,不管是南下荆州还是西入汉中,也任他所想,鱼入大海已。”
董卓听了后深以为然,也就传令李傕引兵一万往渑池崤山方向追杀去,又着郭汜引兵一万往永宁方向搜去,务必击杀刘辨。
待下好命令后,董卓又问李儒,“今日中牟急报,关东乱贼多则三五万,少则数千军马,皆是在陈留集结,现在想来也有二三十万兵马,倒是一个威胁,用不了多久必定开战,文优有何计策解围?”
李儒先是对董卓躬身作揖一礼,心中想起先前弘农王的话,纠结几许,不过也做了决定。“恩相莫忧,关东乱贼虽众,却多为新募,恩相麾下西凉劲旅与北军足以应对。
恩相只需趁其立足未定,使骑兵扰袭,领其不得安宁,又加强虎牢、荣阳、中牟三处兵力,坚壁清野,接应骑兵,让关东诸军步步难进,又令一骁将引军出河内,扰袭冀州,乱其军心。其余关口要冲皆坚守不出。
只需坚守数月,关东诸侯粮草紧迫之时,再向天子讨来封诏,分封关东诸侯,让其自乱,则关东乱贼大势去已!”
董卓听的明白,大喜道,“吾有文优,无惧天下已!”
“恩相廖赞,儒以为,恩相当务之急先见天子!”
“哦?何解?”
李儒又道,“天子聪慧,却也是不安分之主,必定不甘心天子尊位旁落,今刘辨出逃,不管今后是死是活,只需天子不知刘辨已死,那天子必定依仗恩相!至此内患全去已!”
董卓目光一凝,立马从席位起来,“文优且去召集我部将领,吾去见那天子一面。”
“恩相可多拉拢当初拥立过天子协之人!”
“吾省得!”
董卓离开府邸后,李儒也依言纠集诸将,只是在等候之际,心中却滋味万分。
自从入主洛阳后,时间一久,董卓就再也不是当年的明主了。
虽然偶尔还能将他的话听进去,可大多数时候都变得刚愎自用。
这不,入洛阳后肆无忌惮,引得天下围攻。
若是董卓进洛阳之初听自己的劝谏,分化朝中元老,拥名士,收民望,也不至于今日落于下乘。
转念又想了想弘农王。
若是弘农王不死,在西面立足,不打天子旗帜,只用弘农王之名,那只要没落入关东诸侯之手,再打退一两次追兵,就能狭处逢生,以弘农王之智,想来一早就布局天下,必定有自保后手,自身安危应该不成问题。
弘农王之谋,想来就是利用寒门出身的董卓来对抗世家大族的关东诸侯,若是如此,那弘农王明明有精兵强将却甘愿退位就说的通了。
弘农王需要一把锋利的刀,又不愿意让这把双刃刀放在自己身边,这甘愿退位,必定是以退为进之法。
而权衡利弊,天子身份肘制奇多,董卓也不会听命,反倒是现在只是王侯身份,董卓又不得不与关东诸侯对抗之际,弘农王再从中获利,不管是削弱西凉军实力,还是削弱关东诸侯的实力,对现今的刘汉皇室来说都是好事...
“弘农王之智,儒不如也!只是,弘农王,你真能狭处逢生?若是真能狭处逢生,待恩相败亡之后,儒效命于你又如何...成了,这天下寒门...”
看着府邸外那完全暗下来的天空,李儒冷漠的瞳孔中闪过几分异色...
洛阳城因弘农王出逃而弥漫汹涌,不过也就这样,真正忠于汉室的大臣,或者说是对废帝刘辨依旧抱有期望的大臣,已经没几个了,就算有,也不敢表现出来,更别说有所动作,去支援刘辨什么的。
但是,这也是有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