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方式,他怎会认可,如今李二最大敌人,便是五姓七望。
士族之人遍布全大唐,根深蒂固,若是真像崔礼这般说法,那这政令和之前有何区别?
只不过是将官员的权利,分化给了士族代表,也就是所谓的孝廉之人,那士族不是更强大了?
呵呵。
李二内心忍不住冷笑,这王八羔子崔家,敢如此明目张胆!
“臣以为崔侍郎所言不妥。”
作为李二心腹,房玄龄立刻站了出来,他才是中书令长官,冷冷看了眼崔礼,旋即道:
“此令之本意便是收集百姓之愿,岂能以少数人为代表?”
“不错,或许会有些愚民,一人之言,或许不足以信。”
“可十人之言,总该考量,百人之言,固有其理,千人之言,难道还能有假?!”
“三人成虎属实可笑,若千人万人都统一成见,是否朝廷该好好思考,何处出了问题。”
“陛下曾言,君为舟,民为水,若水皆翻浪,那舟还能安稳度江吗?”
哗!
李二听到这话,内心那个舒坦啊,暗暗给房玄龄点赞。
崔礼顿时涨成猪肝脸,无法做出反驳,灰溜溜的退了下去,李二见朝堂无人反驳,拍案断下。
“此令今日于长安城实行,若无他事,退朝!”
说罢,李二便起身离去,百官面面相觑,旋即也只能散去。
宣振殿内,房玄龄被宣了进来,李二欢喜的招呼着他进来。
“玄龄甚得朕心,适才那番话说得好啊,哈哈哈……”
“陛下,臣可不敢当,此话还是昨日臣请教秦公子之时,他曾放出的言论,微臣只是搬过来。”
房玄龄赶紧拱手,李二挑眉。
“秦风说得?”
“崔礼适才所言,微臣昨日归家起草政令便曾出这想法,得不到结论,便又去了趟靠山村解惑。”
房玄龄说道这赞叹一声,道:“秦公子不假思索便说出此话,实乃大才!”
“是也是也,秦风小子确实口齿伶俐,会说话的很。”
李二听到这愈加开心,道:
“不过,这帮人定不肯善罢甘休,务必及早拿些政绩,堵众臣之口,知节昨夜可有成效?”
“这……”
房玄龄想了一下,道:
“臣昨夜着急去靠山村还不知事情进展,适才知节匆匆离去,估计还在查案。”
“嗯。”
李二点头,如今心情大好,又想去靠山村溜达,起身道:
“走,玄龄随朕去找秦小子,看下他今日作甚。”
“陛下,今日不用去了。”
房玄龄说到这里老脸都笑了起来,道:
“秦风,来长安城了!”
ps:加更,第五更!跪求鲜花评价月票,跪求鲜花评价月票,跪求鲜花评价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