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学之道,茫茫无涯,一门武功让悟性高的人修炼,往往事半功倍,比普通人快数倍乃至数十倍。
根据对一门武功的了解和熟练程度,江湖较为系统地将武功的修炼分为了五个层次:初窥门径小成期——登堂入室大成期——炉火纯青圆满期——臻至化境意境期以及最高层次“山非山,水非水”的奥义期。
其中,将武功招数谙熟于心,运转招数能够达到百分百的标准,临阵之时能顺畅施展其中的威力,便算得初窥门径,达到小成了。
将所有的招数印在心里,临阵对敌的时候随心所欲将招数拆分,不需要按照固定套路施展,而是灵活运用,这便是大成境界。
而所谓的圆满境界,就是真正地了解这门武功技巧的所有窍门,将这门武功彻底吃透,施展起来变得犹如自己的本能一样。养成出招的感觉,有时候身比心快,不需要多想,脑子还没反应过来,身体条件反射已经使出了最适合的攻击。
意境期则更加难求,是通过武功招式,窥探到创造这门武功的人寄托在这门武功之中的武道真意,从灵魂接近这套武功,产生共鸣,赐予这门武功生命力,化腐朽为神奇。
如果说圆满境界可以通过十年数十年的勤学苦练以勤补拙的话,那么这意境期就是真正天才的专属,平庸之人即使苦练一百年,也难以达到这个层次。
而且,若武功本身粗浅平凡,创造者都不懂什么意境之说,那么修炼者就更不可能练出意境。因此,化境期是专属于“乘武功”的练功境界,非一般武功所有。
一般来说,练到了化境期,这门武功的威力差不多也就练到尽头了,即使和创造者相比,也未必会逊色太多。
但是在化境期之,还有第五个境界,那就是“山非山,水非水”的奥义期,这也是真正的天纵奇才才有机会触及的领域。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已经涉及到了哲学的领域,是武者对于一门武功的理解突破了武功创造者划定的瓶颈,达到新的层次所必经的阶段。
世界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同样,同一门乘武功被不同的两个人参悟,所领会到的东西也绝对不可能完全一样。
因此武功没有最强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真正天才的人能够透过武功的招式和心法,看到最本质的武道奥义,从而借鉴那些奥义,创造出真正最适合自己的武功来。
便如石之轩融合花间派和补天道的心法,自创“天一心法”,融合魔、道、佛三家经典自创“不死印法”,都是将原本的武功修炼到了奥义期,理解其中最根本的玄奥之后,才能完成的。
当然,越是精妙的乘武功,一般来说越难修炼到奥义境,石之轩自创不死印法花费了数十年时间进行积累,难度从中便可窥见一斑。
杨凡也是凭借着比常人强大数十倍的悟性,以及前世看到的许许多多【武道理论】,拥有超强bug,再加今天顿悟一次,方才厚积薄发真正将幻魔剑法领悟到了“奥义期”!
当“幻魔剑法”修炼到了“奥义期”,就不再是【石之轩的幻魔剑法】了,而是【杨凡的幻魔剑法】。只要杨凡愿意花费时间,三个月内完全可以从头到尾地修改招式,创出最适合自己的幻魔剑法。
那套剑法的招式会和原本的幻魔剑法截然不同,就算是杨虚彦都未必能认出来,但是在杨凡手中的威力肯定会远超原版,因为那是最适合他的幻魔剑道,最契合他的特点。
事实,据杨凡的猜测,萧峰之所以能够在聚贤庄里用“太祖长拳”打得天下英雄无法抵抗,可能就是将降龍十八掌练到了奥义期,所以才能随心所欲地用太祖长拳打出降龍劲,盖世无双。
对于他们这个层次的人来说,武功接触到本质的【奥义哲理】之后,招式只是浮云。
杨凡正处于极为神奇的悟道状态,忽地,他眉头一皱,强行从悟道状态里脱离出来,身形一闪消失在黑暗之中。
下一秒,那山涧尽头出现了一对碧色的幽光,一闪一闪……
那……应该是野兽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