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八的上午十一点,一辆直达广东的大型客车载着一满车南下的人,也载着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期望匀速地疾驰向他们的目的地。
卢蕙兰的工作是亲戚事前帮她找好的。蕙兰还叫亲戚帮忙把同学刘深也介绍进了这个厂。
这是一个大型电子厂,这座拥有近三千人的电子厂听说已有近五年历史。
在南站客运站的东边,顺着一个小土坡走下去,就是窄而深的沟渠,顺着这条沟渠边的灰白的水泥路,一直往前走约一百米你就会看到有一个十字路口,左边是热闹的小街道,那里有本地人熟悉的金煌饭店,饭店以酿豆腐和茄子煲而闻名。
路的两边都是一两层的居民房,一楼主要是人们开的小店铺。也有些懒散的房东把房子租给别人,每月坐收租金,照样生活无忧。人们总会有谋生的途径,他们凭借祖传下来的一两栋旧房子,不劳而获,长期收租,倒也能在本地过着令人羡慕的、滋润的、悠哉悠哉的小日子。
顺着这条路一直往里走约一百米,都是做小吃的小店:什么肠粉店、猪杂汤粉店、包子店、卖菜的小摊、卖睡衣的店铺、卖饰品的店铺、卖鞋子的店铺、吊着猪肉的肉摊、卖日常用品的杂货铺......真是应有尽有。
尽管这只是一条陈旧的、坑坑洼洼的水泥路,十多年来货车、拖拉车、自行车与摩托车在它的身上碾压呼啸,早已使它千疮百孔。然而它仍旧以一个百岁老人的沉寂似的目光淡视着身边的一切,静静地感受着生命的忙碌与嘈杂、无为与喧嚣......
在这条旧公路的尽头是该区域历史渊源最悠久的一个中型花厂。左边是两扇陈旧的大铁门,里面是一栋三四层楼的厂房,漆黑的夜晚,整栋楼会透射出如昼般明亮的灯光,站在外面观望,它穿着白灰色的雨渍斑驳的的“外衣”,像是一场雪正在渐渐融化似的露出斑驳的黑点。
这里的人们打工不需要什么条件,所做的工作也十分简单------只需要把一朵朵小布花插在塑料“枝头”上,让它们变成一束束茂盛的花丛就可以了,这种按件计报酬的方法十分简单易算------凡是会算术的人都能边做边记下自己一天的工钱。
每每下班回到家,用一张小本子记下自己今天的产量,再算出一天的工钱,他们便像农民看到了金灿灿、沉甸甸的稻谷一样心里充满丰收的喜悦。虽然连续工作一天下来腰酸背疼,可想想下月底就会发下的工资,那幸福的满足的滋味足以抹去所有的劳累,让他们在这里安居乐业了!
等到过年的时候,他们还可以把平时偷偷“拿”出来的一捧捧粉色的、黄色的、五颜六色的“花”装进蛇皮袋里,与同他们一起,坐上那摇摇晃晃的长途大巴,来一回长途之旅。
当这些新鲜玩艺儿出现在她们老家新年的打扫的干干净净的神柜的两边的时候,顿时整个房子蓬荜生辉了呢!于是,长辈们眼睛里露出了快乐的满足的光亮,小女孩们则把她插在头上,缝在裙子上,幻想着自己也像这花一样美丽!
农村的人听说把这朵朵小花插在枝头上就能赚钱,个个双眼放光,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金钱,这个引领人类几千年的标准至今仍是一道永远灵验的检验一个人是否值得人们佩服与尊重的唯一标准。
他们的厂就在这个花厂的旁边。她和他来了,来到这里,赚钱,寻梦!
隔着一道深深的沟渠,立在她们面前的就是他们工作的大楼,右侧是一间用白砖砌成的门卫室,门卫室的旁边是伸缩自如、自动开放的低矮的铁栏。走向里面,右手边是一栋砌着白色大理石的三层办公楼,正中间,是一层宽敞的有近两千平方的大厂房,左边是一座五层楼的大楼,全部用白色瓷砖砌成的白亮亮的外墙,远远看去威武挺立。大楼的里面分为好几个部门,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三千名员工在这里不分昼夜、兢兢业业地工作。他们当中约绝大多数人做着最基本的工作,极少部分人做着管理者的工作。
接下来的许多日子,蕙兰和刘深都是在这轰隆隆的大楼里度过的。
这里昼夜灯火通明,一踏进大门向里望去,一台台黑漆漆的巨大的家伙笨重地排列着,一天二十四小时这些家伙轰鸣不止。
蕙兰被分配到三楼,刘深在一楼。他们每周都要倒一次班,白班十二个钟,晚班也是十二个钟,而她发现,他们通常都是不同班的,一个人上晚班,一个人则上白班,又住在不同的宿舍,因此,竟然很少见面了。
蕙兰从此整天穿着那件像汽车修理工的深蓝色的工作服,她的身材偏瘦,宽松的工作服套在她瘦小的身向躯上,像一件雨衣将她整个的罩住了。
她工作的车间很宽大,绿色的长桌子一张拼着一张形成了一条条绿色的长龙,桌子上面整整齐齐摆放的小机台毫无二致,每个小机台面前坐着一个穿着工作服戴着浅蓝头巾的女工,看起来也是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