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秋闱终于到了。一大早,扬州城各客栈里住的应试学子陆陆续续的往贡院赶。城里的街道清肃了不少,除了日常卖包子的店铺,便是头扎方巾,背着考篮的学子们。
柳士元除了考篮外,还带了个藤箱,由厮背着,在门口被搜检军搜身后,进到号舍里。厮将门帘和号顶都挂好,放好一应生活用品,如凳、搁脚、枕头、洗脸盆等,再将些吃食摆放好,打好水,便退了出来。
秋闱要进行三,吃喝撒拉都要在里面。等到出来时,身体稍微好点的也许还能走,差点的恐怕就要弓着腰扶着墙壁出来了。
当然,考生进去了,家里也静不下来。严宁心便在家烧香拜佛的。老太君体谅她的心情,让她在家好好礼佛,万事皆待秋闱过后再。
常直让人将例银送到严宁心处后,听了些许的闲言闲语,她沉默了好久,方跑到老太君处问安。恰好严灵和严鹤跃也在,老太君正和他们逗趣呢。
只见鹤跃晃动着的脑袋,奶声奶气地背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老太君呵呵笑道:“你知道什么叫三人行,必有我师吗?”
“知道,就是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有一个一定是我的师傅。”鹤跃睁着大大的眼睛,摇着老太君的手骄傲地道。
“呵呵,”室内一片笑声。桃花掩了嘴,严宏家的摇了摇头。
“才不是这样的。”严灵嘟着嘴,叉着腰,满脸的不服气。
“那你是什么意思?”老太君微微笑道。
严灵转动着大大的眼睛,一下子便看到了站在门口的常直,便一蹦一跳地跑上前来,拉着她的手道:“我不知道,但常姐姐肯定知道。”
常直点零她的头,拉着她上前向老太君行了礼,问了安,方道:“你这滑头,你既然不知道鹤跃的是不是正确的,那为什么不是这样的啊?”
“因为他比我,所以他肯定不知道。”严灵大大声地着。
室内的人皆笑了,一片欢声笑语的。鹤跃却气得眼都红了,连连摇着老太君的手道:“奶奶,奶奶,灵姐姐欺负我。”
老太君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摸了摸他的头,笑眯眯道:“如想别人不欺负你,你自己就要上进啊。像士元表哥那样,去考个举人,这样谁都欺负不了你了。”
鹤跃满脸的不服气,嘴巴鼓鼓得,似青蛙般,眼圈红红的,“哼”了声,道:“考就考。”
又是一片大笑。常直摸摸他的头,笑道:“鹤跃那么聪明,肯定考得上的,放心。”
鹤跃立刻便笑了,拉着她的衣袖道:“常姐姐最好了。”着,想到了什么,嘴巴动了动,拉了拉常直的衣角,示意她低下头。
常直抿嘴一笑,看了看老太君,见她正摇着头,笑吟吟地看着,便用手指点零他的头,宠溺地笑着,将耳朵凑到他的嘴边,道:“有甚秘密要告诉我呢?”
“常姐姐,今早我见到崔姐姐在假山下哭呢。”他两只手捂着嘴,声地着。常直的脸色一顿,瞬时又恢复如常了,笑道:“那这秘密可要守好了哦。”
鹤跃双手一捂嘴巴,连连摇头,道:“我不,我不,我谁都不。”
严灵一跳跳过来,咋呼着道:“我不管,我不管,我要知道,我要知道。”
室内众人皆笑了,其乐融融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