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九劫散人(2 / 2)山林了余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许多同样毫不逊色的大修行者,只是因为种种缘故未能飞升,比如胥坤国的九劫散人、槐方国的金身尊者……

九劫散人不必多,而那金身尊者同样不凡,甚至犹有过之。

已经飞升的大渊神尊算是他的半个后辈,金身尊者开创“金性不灭”理论之后,在槐方显赫一时,当初年轻时的大渊神尊还曾向金身尊者讨教过问题!

只可惜,金身尊者为修成他自己理论中的“有常金身”而不幸身陨,甚至连带着“有常困阵门”和其他奉邪金性不灭”理论的宗门都相继式微。

若是金身尊者能按着普通的修行路继续前行,飞升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也正是因为接连出了金身尊者与大渊神尊两名骄,槐方国声名冠绝一时。

而且如果要论哪里的修行者与尘世之间最为融洽的话,那定数槐方国为最!

槐方国影群妖行于市,精怪作于野”的美闻,修行界与凡尘并未相隔,而是紧密融合在一起。胥坤国虽不及槐方那样融洽,但也相差不多。

相反,大虞的修行界与凡尘却相隔甚远,是四国中修士对凡间影响力最弱的一国,堪称绝地通。

当然,大虞的顶尖修行者并不弱于槐方国。世间典籍中记载的最后一名飞升者便是青玉山中缥缈仙宗的青玉仙人。

此时炎修罗提及当年胥坤国修行界与凡尘和谐共处的盛景,到底有何用意?

“然而地剧变开始后,胥坤国几乎一朝衰落。地间的金性在逐渐减少,修士们施展术法的效果越来越弱,甚至连传承都出了问题。

“这些还不算当务之急,最要命的是,胥坤国出现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大饥荒,百姓易子而食,路有饿殍枯骨。据当时两载时间内,饿死了胥坤国的二成半总人口。

“其实这也是地剧变所致。当年的胥坤国,旱涝皆有修士施法保证粮食产量,甚至呼风唤雨灌溉农田都是等闲,而金性衰减后,众修士自顾不暇,当然没法参与农业生产。

“那时人们才发现,若是不依靠修行者参与农事,粮食产量远远不足以供养一国之人。库中存粮须臾皆尽,而后谁都没法去阻挡那场大饥荒。

“对于建立在修行界之上的胥坤国来,金性衰减,便是真正的末日。所有的产业一朝坍塌,原本颇为繁荣富足的胥坤国就此崩溃。

“然而终有一线转机,金性既然自然衰减,那强制金性处于不自然的状态下,衰减过程就没法进校”

“南蔡献童!”周缘直脱口而出。

少年心道果然如此,这个思路与南蔡“献童令”如出一辙。

难不成胥坤国也依靠修士减缓“金性”衰减速度,然后以最大效率培养新的修行者,如此往复?

那为何胥坤国没影献童令”?

周缘直忽然自己就想明白了原因。

当年的南蔡尚有余力,是因为国家还没崩溃,只是修行界迎来了末法时代。然而胥坤国修行界与凡尘融合,所有的产业都依靠着修行者的力量,所以地剧变后受到的打击比南蔡更大!

根据炎修罗所,两载时间内饿死了四分之一的人,别献童令了,这么下去就连剩下四分之三的人活不活得下来都不一定。

所以胥坤国究竟发生了什么?

炎修罗语出惊人:“在所有人无计可施之时,九劫散人重现世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