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无为之事(1 / 2)山林了余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狐迁很确定,自己所写的才是那句话的“正确”解释。

虽然五千言着作玄奥,微言大义,以至于众纷纭,难以给出让众人信服的解释,但绝大多数看过原文的人都会得出和狐迁相同或类似的解释。

姑且就把这种解释成为“正确”的解释吧。

这种解释肯定不是如同书友评论中的那样“是作者的创意”,更不是“独一份”,事实上,在几年前,但凡有人知道这句话,给出的解释一定会和狐迁相同。

至于为什么评论区的诸位全都抱持着与狐迁不同的意见……

不是知道“正确”解释的人变少了,而是原本不知道这句话的人变多了。

这当然是近些年那些流行作品的功劳。

狐迁须臾之间便在脑海中完成了如上推理。

如果这种现象还能够理解,另一件事就实在是让他无语了。

那条“作者是个抄袭狗……”的评论,狐迁原本想一笑置之,况且也有人帮他解释了。

可他没想到这位发言者的情况不是个例。

在评论下方,还有不少“感谢科普”、“原来如此”、“我也不知道”的留言。

这些……大概都是孩子年幼无知吧。

狐迁其实非常支持古文新解,也非常赞同广大创作者们对传统文化的引入与“再创作”。

毕竟厚古薄今之理不可取,网文中对传统文化的引入是继承,而“再创作”的过程则是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发展。

至于继承与发展的更深层理论,相信每一个经历过完整义务教育的人都明白。

那些觉得“传承下来的老东西就一点都不能改”,抱残守缺的老顽固思想,也是狐迁所鄙夷的对象。

至于还有些所谓砖家什么“网文和传统文学相比都是糟粕,应该完全摒弃”,狐迁就笑了。

这种思想,不是老顽固,而是脑子有问题。

网文市场对传统文学市场确实有冲击,但更多的情况下,并不是网文的发展挤压了传统文学的生存空间,而是拓展了文学市场。

看似读网文的人越来越多,传统文学爱好者的比例越来越少,杞人忧的家伙们就大言不惭地什么“网络教坏下一代”。

这在狐迁看来,简直不可理喻。

难道没有了网络,那些不看名着的人就都跑去看名着了?难道那些不喜欢传统文学的人就全变成传统文学爱好者了?

不,他们会去玩游戏、看电视剧、打牌,或者干脆在网上闲逛,按现在的法叫冲浪,用网络以外的东西来消磨自己的时间,就是不会去看书。

那些本来爱看传统文学的人,网络不会让他变得厌恶传统文学。

只会让不爱看书的人爱上看书!

是阅读者的总量膨胀了,才显得看传统文学的人比例变少了,而在数量上,仅仅是网文爱好者的大量增加和传统文学爱好者的幅度增加。

都是增加。

当阅读作为一种娱乐方式时,它和其他娱乐方式相比是具有优越性的。

阅读可以显着调动饶想象力并扩展思维,比起影视类娱乐方式有许多优点,遑论其他更为纯粹的娱乐方式,比如打牌什么的。

接触网络,可以养成爱上阅读的习惯,不仅不会挤压传统文学的空间,还会对传统文学的发展有所增益。

因为网络爱好者与压根不喜欢阅读的人相比,更容易转化为传统文学爱好者。

可是那些“不知原着”的言论实在是有点震撼人心……

狐迁没看过那些书友所提到的读者大人给张推荐票吧有没有可爱全订呀,但显而易见的是,他们的作者肯定比五千言的作者生得晚。

要不然的话,就变成了真大神写书!

然而看来有些读者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误把后来者当做原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