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 姻缘难测太子选妃(2 / 2)馥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沙弥进殿,端起银托径往方丈室去了,道衍接了银托,道:“徐姑娘并非候选贵女,她的红笺不必留下。”他将妙弋未署名的红笺从银托中扣下,纳入了袍袖。

银托被辗转送入坤宁宫,朱元璋不解其意,问道:“皇后此举是何用意?”

马皇后笑道:“贵女们的心思可都在这儿了,论气度论品性,陛下难道不想替太子择一位最合适的佳偶吗?“

朱元璋恍然大悟,道:“还是皇后心思缜密。”

谭公公在帝后面前将红笺一一拆读,帝后最终择出三人,为太医院院判之女梅斐,吏部尚书之女顾筠儿及太常寺卿之女吕姮。

朱元璋道:“依朕看,这太常寺卿的千金称得上出类拔萃,皇后可还记得此女曾在外藩宴上献舞,她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伤痛,又有坚韧不服输的劲头,像极帘年的皇后你啊。”

马皇后点着头,满面堆笑道:“她还能将陛下的御诗随口吟出,也算有心。明日且看太子与她的眼缘如何,若真成了,倒也遂了陛下之意。”

时至太子选妃当日,帝后驾临东宫。

贵女们皆穿着清一色素白束腰团绣烟霞宫装,五人一组,共编为十组,袅袅婷婷依次序进殿参拜帝后和太子。接连行过三组,太子皆没有任何表示,他迫不及待想要在下一拨贵女中见到妙弋的身影,好当即将她选定。

朱元璋侧首看着太子,见他心不在焉地将目光从一个个贵女的面上掠过,即刻又再看向殿外,似在期冀一个饶出现。可他不曾知道,他等的那个人,此时此刻正遵照皇后懿旨,在万佛殿中虔心礼拜,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在东宫选妃的当场。

刘霖面色凝重地从殿外返回,悄然绕行到太子身后,在他身侧耳语一阵,太子倏然间变了脸色,他看向马皇后,见她依旧端庄高贵地坐在凤座上,面上永远挂着笑意,可太子却突然觉得,这微笑简直令他悚然生畏。

他起身打断了选妃进程,向帝后禀道:“父皇母后,此时暑热正盛,儿臣已命东厨熬煮了消暑汤,可供贵女们祛暑降温之用。”

朱元璋道:“还是太子心细,那就暂停一刻,吩咐将消暑汤给贵女们分发下去。”

太子借机退入后殿,他命人从詹事府传来朱崇岐,将东宫令牌交到他手上,道:“崇岐,我欲立妙弋为太子妃,你想办法找到她,无论如何速带她来东宫,今日选妃她必须在场。”

崇岐面上露出惊喜之色,他压根没想道太子竟然对他的表妹妙弋一往情深,即刻领命而去。

偏殿中,仍未面圣的候选贵女们正焦灼地等待着。顾筠儿抬手优雅地理了理鬓发,她忽而发觉原本戴在发间的如意攒珠簪竟不翼而飞了,忙四下里看寻着。坐在她对面,正饮着消暑汤的梅斐看出了她的异样,便问道:“筠儿姐姐可是在找什么东西?”

顾筠儿急道:“我的如意攒珠簪不见了,妹妹快帮我找找看,若是少了那枚簪子的点缀,我这发髻便白梳了。”

二人在殿中寻了一遍,并无收获,遂商量着到殿外顺着来时的路走上一走,再碰碰运气。

吕姮冷眼看着她二人,与画苒相视而笑,画苒声道:“簪子丢了活该,还从没听因为一根簪子便能胜出或淘汰的。”

因同被编在最后一组,离面圣仍早,二人服了女官,来到殿外寻找。

却崇岐执着东宫令牌一路畅行来到万佛殿,他见妙弋心如止水地敲着木鱼诵经,一把夺下她手中的犍稚,道:“你还有这闲工夫,太子都急成什么样了,快随我去东宫。”

妙弋依旧平静地道:“东宫不是我该去的地方,我就在这万佛殿里,哪儿都不去。”

崇岐急道:“我的傻妹妹,你可知东宫正在选妃,就是太子命我来寻你的,太子他定要立你为妃,事不宜迟,去晚了恐怕生变。”

妙弋心中已如翻江倒海一般再难平静,原来太子对她的心意没有改变,是皇后一力阻挠,不,不止皇后,或许陛下才是那个最反对她嫁入东宫的人。可她不能将这些话直白地告诉崇岐,便道:“我奉皇后懿旨,今日酉时之前都不能离开这万佛殿一步,你虽有东宫之令,可我也不能违抗了皇后的旨意。表哥,我问你,太子大还是皇后大?你我该听谁的,不消我再多言了吧。”

她从崇岐手中拿回犍稚,他一脸茫然地问道:“这可如何是好,妙弋,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回禀太子?”

妙弋道:“你到后殿,在我卧房的妆台上有一个锦匣,你替我将它转交给太子,他见了锦匣里的东西就明白了。”

崇岐叹息道:“我今日才知,太子垂青于你,你就真的不想成为东宫女主吗?假以时日,太子一旦登基,你可就是皇后了。”

妙弋连忙制止他,左右看看并无人在意,才道:“表哥,休要再妄言,当心隔墙有耳。我心意已决,你走吧。”

她扬起犍稚又敲响了木鱼,再不理会崇岐,他只得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取了锦匣回复太子去了。

东宫外的甬道上,梅斐和顾筠儿仍在寻觅着,日光照耀在甬道旁兽面铜环的太平缸上,那铜鎏金的色泽柔亮悦目,梅斐忽见在缸下隐蔽处有一团闪闪发亮之物,她走近看时,正是一枚攒珠簪。

梅斐将那攒珠簪拾起,朝顾筠儿扬了扬,咧嘴笑道:“筠儿姐姐,可算找到了。”

顾筠儿千恩万谢,梅斐将簪子替她插入发髻,细细端详了,笑着道:“真美,筠儿姐姐若是当选了,可别忘了有妹妹的一份功劳。”

顾筠儿难为情地道:“刚谢了你,怎么又来调侃我了。”

二人正打算返回东宫,迎面走来一队内监,那走在队伍中的一人不知怎地,突然倒地,口吐白沫,浑身抽搐不止,其余的内监们纷纷围拢来察看,却个个手足无措,毫无办法。

梅斐见了立马便要上前救应,顾筠儿拉住了她,道:“妹妹别去,不过一个太监罢了,咱们出来这么些时辰,怕是也快轮到咱们进殿面圣了,可不能因失大啊。”

梅斐却道:“筠儿姐姐,要不你先回去,若是女官们问起来,替我言语一声,我家有祖训,我做不到见死不救啊。”

顾筠儿道:“斐妹妹,你真是心善,那你可要快一点儿。”

梅斐应着,转回身一路跑向那倒地的内监。

周王朱橚一身便服,只领了一个亲随大摇大摆地转上甬道,他遥遥看见一群人正围在一处,不知在做些什么,好奇心驱使他走近了一探究竟。

再靠近一些,他看清了有位面目极美,身着素白束腰宫装的女子,正与几个内监围着倒地病发的一人施救,那女子蹲在内监之间极为显眼,只见她从腰间取出一件长形的袖珍布包,摊在地上打开来,里面储着许多长短不一的银针,她拿起一根根银针,手法极其熟练地在那内监的人中,颈侧各个穴位上施下针去。

她的神情十分专注,目光不离病患,他的每一次抽搐,似乎都牵动着她悲悯的心,她用锦帕细心地替他揩去嘴角的白沫,没有一丝嫌弃之态。朱橚暗暗惊叹,他从未见过如此仁心仁术,浑身上下仿若绽放着光芒的医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