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渔一怔,连忙看向燕鸿信道:
“燕大人怕是认错了人吧,他叫王武林,乃是学生才刚刚结拜下来的兄长,他可是一个正经生意人。”
李佑别有深意地看了一眼燕鸿信,随即敲着棋子叫道:
“孟渔,赶紧讲你的棋,别的事情你瞎操心什么!”
原来,从孟渔被李佑的左右随扈认出来后,就被李佑又惊又喜地给直接按在紧邻他的座位上,开始逼着他强行给他讲棋。
讲什么棋呢?
说也好笑,孟渔低头一看棋枰,凌乱的棋盘上,赫然摆着的居然就是自己奉命复原出来抄写给虞世南的那盘决胜局。
而且更让他吃惊的是,李佑手中握着的卷册,竟然也是他送给虞世南的那卷棋谱。
当然了,不是原件,是仿制品,所以看上去十分别扭,甚至辣眼睛。因为那上面用来标示黑白双方每一手棋的数字,很显然他们根本搞不懂阿拉伯数字是什么东西,以为是道士的鬼画桃符,于是也弄得像鬼画桃符一般的难看。
至于大唐只此一份的专供虞世南覆局之用的棋谱,怎么会跑到李佑手中,那就更不是什么问题了。
前几日在那长安城地头蛇黄酉青府上,他就发现了这张棋谱早就不知传到了他家里去,而且还正被他女儿黄慕莲当做宝贝在棋盘上来回摆着。那么,李佑堂堂一个燕王,复制出来一张棋谱也就更不在话下了。
只是孟渔十分疑惑,他们一个二个的都吧这张流出来的棋谱当做宝贝地摆弄着,但这个决胜局整个进程中的妙味和精彩之处,他们真的看得懂么……
不过在孟渔勉为其难地为李佑专门讲棋的过程中,他也不是没有一点收获。
最现实的,至少在讲棋时,李佑还是将他奉为座上宾,不仅专门为他另置了一桌吃食,甚至还有酒水、瓜果,甚至还提前送给了他一张燕王名帖,外加一个棋子般大小的玉器作为打赏。
一个皇子的出手,果然是随随便便就不同凡响。
而在讲棋时,孟渔更是惊喜地发现,这个表面看上去吊儿郎当甚至心不在焉的皇子,居然还是一个真正的棋迷,而不是那种完全将围棋当做一种装点自己门面的附庸风雅之徒。
棋局中的许多关键之处,常常是孟渔刚一讲出来,这李佑便有立刻心领神会的表情,很多时候,不等孟渔去摆棋,他就自己将大致棋型的变化图给码了出来。
于是,在后来的几处大型对杀中,孟渔故意留出几个要害手筋不讲,结果李佑竟鬼使神差地还是将它挑了出来。
如此试探了几次,孟渔最后得出了一个令他十分困惑而又十分惊喜的结论:
燕王李佑,棋力绝对已经可以进入邯郸淳的那个《棋品等级之中。
围棋九品,从低到高,最低为九品,名曰守拙。
然后依次为若愚,斗力,小巧,用智,通幽,具体,坐照。
最后便是一品为最高,名曰入神。
看李佑之棋,按照历代大棋士对九品守拙的论述,他基本上已经可以做到大局有成,机闲自补,谨固蕃篱,止戈为武,甚至还有所超越。
换句话说,李佑即便棋力只列九品,他也是九品中的最强者,相当于后世入段者,是最低段位初段的强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