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馀的管家和尹兴被押进殿时,刘子馀仍旧跪在地上哭哭唧唧,仿佛受了天大的冤枉,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一旁的太子、谢叙和张承宗三人脸色铁青,似是对这位三皇子忍耐到了极点。皇帝刘珣一言不发,见两个人证进殿,摆手道:“馀儿起来,且听他们如何说。”
柳管家与尹兴跪了,两人本就是招了供的,此时也不敢脱泥带水,三言两语的把三皇子在哪儿找的药,怎么指使管家威逼尹兴,事败后管家怎么杀尹兴灭口,说了个明明白白。
两人说完后,殿内一时陷入死寂,内侍宫女们都把头低的不能再低,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刘子馀只觉后背一股凉气冒上来,险些站立不住,但求生的本能撑住了他,他把手攥的死死的,咬牙道:“怪不得说你是狗奴才,狗喂饱了还不咬人呢!你呢?!你收了多少银子,受了谁的指使敢暗害太子反过来诬陷你的主子?!或者你记恨我给你兄弟派的差使不够肥?你也不想想,你兄弟大字都不识一个,怎么当差?你怎么能为这点小事记恨你的主子?”
柳管家伏在地上,冷汗直冒,浑身哆嗦得像一片狂风暴雨中的树叶,他没想到这位自己伺候了六、七年的王爷会把所有罪名推在自己身上,这罪名太大了,把自己全家的性命全搭上都不够的,他刚要为自己辩解,门外传来内侍的通报声,原来是裴叔玉求见。
听说是裴叔玉,刘子馀心里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他从小甚至都没有怕过他的太子二哥,但对裴叔玉他有一种天生的惧怕。
果然,裴叔玉进殿之后,向皇帝行礼完毕,拿出了足以致他于死地的证据——一个人偶和几卷经书。裴叔玉从容禀道:“皇上,这些都是从三皇子府中搜出的,这几卷邪经都是一些邪教用来诅咒害人的,这个人偶上写得是太子殿下的生辰八字,是三皇子的笔迹,请皇上辨认。”
刘珣从内侍手中接过人偶一看,上面确是刘子馀的字体,这才信了谢叙等人的话,气得将手中人偶扔到刘子馀脚下,怒道:“你这个逆子!瞧你干的好事!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居然行此龌龊之事!”
刘子馀僵立在地,脸白得像纸一样,一句话也说不出,半晌方期期艾艾地道:“儿臣……一时糊涂,求父皇原谅儿臣,儿臣一定痛改前非,洗心革面……”
谢叙道:“陛下,三皇子所犯罪行在十恶之列,断无可恕之理,请陛下下旨将三皇子交由大理寺审问定罪。”
刘珣正要说话,殿外突然传来一声娇弱的啼哭,接着一个宫妃装扮的女子捂脸啜泣着闯进殿来。朝堂机枢重地,议事之时突然闯进一个妃子,众人一时傻住,仔细一看,原来是淑妃曹氏。
淑妃脂粉未施,头上发饰皆无,只插了一支银簪将头发挽了一个髻,身上穿了一件再普通不过的青色裙子,啼哭着跪在了刘珣面前,哽咽道:“陛下开恩,馀儿年少无知,定是受了奸人蛊惑,才犯下如此大错,求陛下看在臣妾侍候您多年的份上,再给他一次机会吧!”说罢又跪行至刘子馀面前,又打又骂道:“你这傻孩子,何至于呆笨至此,受人欺骗尚不自知,你若有什么三长两短,可教为娘怎么活……”说罢两人又抱头痛哭。
这母子二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表演令太子众人既愤慨又好笑。裴叔玉冷冷道:“三皇子所犯罪行依着律法,只有死罪一条,若是随意宽免,堂堂周国律法又怎能让人信服?皇上和朝中大臣又怎么向黎民百姓交代?”
淑妃和刘子馀听了,又恼又恨,两人膝行至刘珣处,又哭又闹,请求宽免,刘珣刚刚还和淑妃缠绵,此时无伦如何说不出将刘子馀交由大理寺问罪的话,便与谢、张二人商量道:“朕子息不旺,成年皇子唯有太子与这个孽障,若交由大理寺,世人皆知皇室兄弟阋墙,朕颜面何在,不如将他派往西北军中效力,以示惩戒,二位卿家以为如何?”
谢叙道:“老臣以为皇上不可随意藐视律法,否则难以服众啊。”
张承宗也附和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三皇子也不能特殊对待,请皇上下旨。”
刘珣面露愠色,强硬道:“即日起将三皇子圈禁府中,免去一切封号,淑妃教子不严,降为嫔位,此事原由只有在场诸位知道,谁若泄露出去,朕必不轻饶!谢公,张卿,你们也是做父亲的,应能体谅朕的一片心呐!”
淑妃,刘子馀暗喜:只要保住了性命,日后有的是机会翻身。
谢叙道:“老臣知皇上舐犊情深,但也应一视同仁,太子殿下博学多闻,富有才干,请皇上将一些政务交给太子处理,一是考验,看太子日后能否成为一位合格的君主;二是历练,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读书也要多经历,请皇上批准。”
刘珣脸色越发的青白不定,心里十分烦躁,觉得今日实在诸事不顺,身边信任之人常说太子傲慢,蓄养文人武士,其心必异,自己也怕过早放权会使晚年无着,但此时无论如何也不好再驳谢叙的建议,便起身丢下一句:“即日起太子暂管刑部、礼部吧。”说完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