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不久便是上元节了,每逢此节,街上定是热热闹闹的一片。特别是到了晚上,各种传统节目轮番上演,什么赏花灯、耍狮子、踩高跷、猜灯谜、划旱船、放烟花等。其他节目倒没什么特别的,只是这放烟花连玉还从来没有见过。
“这烟花怎么能飞到天上去?”连玉好奇地问言儿。
“这……奴婢也不清楚,反正‘咻’地一声,那火花就窜到天上去了,然后就像开花了一般,红的、黄的、紫的就这么在天空中绽放了,越变越大,把整个天空都照得明晃晃的,漂亮极了。”
连玉眼中闪着光,羡慕地听着言儿的描述。
“王妃那里没有烟花吗?”
连玉摇摇头:“没有,这烟花哪是寻常人家玩得了的,不过倒是有摔炮,爬地鼠,窜天猴,对了,还有‘母鸡下蛋’,不过都没有你说的那么高那么大。”
“那小姐今天晚上可一定要去护城河边观赏观赏了,”言儿神神秘秘地说道,“我听说秦王已经在望月楼订好了位置,那可是城里最好的酒楼,每到这个时候,只有王公大臣们才能谋到一席之位呢。”
“啊?”连玉立马感到索然无味,“要在那楼里坐一整晚吗?是不是还要腆着笑脸去应付各种达官贵人们啊?那可真够无趣的。”
“小姐,”言儿郑重地看着连玉,“你现在可是秦王妃了,以前那些寻常百姓家的事已经与你无缘了,所以,你要好好适应做秦王妃的日子,安心享受这人人艳羡的荣华富贵吧。”
说完,言儿指着床上五颜六色的衣裳说道:“既然是第一次正式在众人面前亮相,这穿戴一定要艳压四座,今天那些夫人小姐们肯定也会精心打扮,我们可一定不能输了气势。小姐你看穿哪件好?戴哪种饰品合适?”
“嗯,有道理,”连玉附和着说道。“不如就‘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夏裙,紫绮为上襦’,然后手抱琵琶续续弹:奴家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王妃,”言儿无奈苦笑,“我都要急死了,你还有心情开玩笑。”
“好言儿,我错了,”连玉陪笑道,“不过就是出去看看烟花,哪用得着这么麻烦,这几套衣裳好看是好看,可是又重又繁琐,你把我那件牙白水波文袄和绾色披风拿来就行了。”
“可是……这也太素了一点吧。”言儿看着连玉坚持的眼神,无奈妥协。
“好了,我还有点事处理,你就不用跟着我了。”说完,连玉向言儿挥挥手,走出了房间。
来到书房门口,连玉悄声靠近门口,确定房内无人,便蹑手蹑脚地进了书房。
只见书房内宽敞明亮,外屋为练笔写字之地,里屋则整整齐齐地放满了各种书籍,俨然一个小书库。
连玉不禁在内心感叹,寻常人家若想得到一本书,只有借或者是买回来,自己老老实实手抄后再还回去,可这生在帝王家,想要什么都唾手可得,也不知道这么多书那阎王爷有没有认真读过。
边想着边在书架上到处翻看,转念一想,反正这么多书,要是少了几本肯定也不会被发现,自己拿几本走,等看完再还回来应该也不算偷吧。拿定主意,连玉便拿了几本自己感兴趣的书,藏在怀中,又悄悄溜回了自己房间。
转眼天就暗了下来,连玉随着秦王来到了望月楼,只见楼下早已停满了各种华贵的马车,七层楼的琉璃瓦被通亮的灯火照得熠熠生辉,而楼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连玉随秦王直接来到了七楼,上面已经摆好酒菜,生好暖炉,在窗边的位置也置好了舒适的躺椅和瓜果小点。
此处已不如刚才那么热闹,连玉脱下披风,来到窗前,只见楼下街道两旁的商铺和小摊卖着各种稀奇的物什,位置稍宽的地方便有人进行杂耍、舞狮等各项有趣的活动,路上比肩接踵,欢笑声不断。
连玉心生羡慕,回头看看秦王,见他脸色不错,便开口道:“那个,我想……”
“不行。”秦王斩钉截铁地回道。
“我都还没说想干什么呢!”
秦王喝着茶,轻轻瞟了连玉一眼:“我知道你想干什么,但今晚哪里都不许去,在这里乖乖当好秦王妃就行了。”顿了一下,不忘补充一句:“你今天穿的什么衣服,等会儿其他人过来看到了,还以为我秦王府欺负你李家人,不给秦王妃好衣裳穿。”
连玉泄气,她今天本来和连飞约好,待快放烟花之时便下楼和连飞去河边看烟花,然后去完成刚来紫都城时未了的心愿——吃喝玩乐,所以刻意穿了一套便装,没想到身边这阎王爷这么不开窍,只好等会儿再想想其他的法子了。
正想着,连玉发觉肚子已饿的前胸贴后背,于是拿起筷子便准备大快朵颐。
这时,门口侍从通报,说是中州长史吴大人及其夫人求见,连玉只得放下刚拿起的筷子,看着满桌的菜咽了下口水。
那吴大人不过是按惯例前来拜见,例行说了些官场上的客套话,拍了拍马屁便走了。送走了吴大人,连玉正准备开动,门外侍从又来通报,说是羽林中郎将周大人一家求见,连玉硬是把筷子重又放下,那周大人也是进来说了一大堆废话,更要命的是那周夫人也是个爱絮叨的人,自以为好心地告知连玉哪里的玉器品质最好,买衣裳一般哪里去得多,自己刚刚买了最新款的金镯子,听说是之前给皇宫里做金器的人打造的。
连玉毫无兴趣,却不得不假装听得很认真,脸上还要挂着礼貌的微笑,心中暗暗叫苦,好不同意周大人终于退出了房间,只见侍从又从门外走了进来,这次是朝中的御史大夫文大人。
文大人不仅带来了夫人,还带着自己的女儿一起,那文小姐显然是经过了一番费心的打扮,一副娇滴滴的模样。落座时,文大人向女儿使了个眼色,那文小姐便心领神会地坐在了秦王的身边。
秦王仿佛并没有意识到什么不妥,和文大人客气地交谈了起来。
一阵寒暄后,文大人便开始向秦王介绍起自己的女儿。说小女从小便熟读各种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更是样样精通。
“只是,”文大人说到这里不禁叹了一口气,“小女已经芳龄十六了,还待字闺中,不知道何时才能托付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