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之后的诸葛亮很有自知之明,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正。
与人相处最忌交浅言深,在刘备对他尚未达到言听计从的地步之下,诸葛亮献策也只是点到为止。
关系不到那份上,说得多了,过了,只会惹人厌烦。以诸葛亮揣摩人心的功力,这个道理,他焉能不懂?
故而,诸葛亮反对立即进兵益州被否之后,就惜字如金,很少谏言献策了。
他知道刘备此番兵进益州,铁定了只会无功而返,自然不想同其一起前去自讨没趣,于是便自请留守汉中。
以刘备一惯脸上笑呵呵,背地里却掏家伙的尿性,自然不会放心诸葛亮一个初来乍到者坐镇老巢。
便令张飞与诸葛亮同守汉中。
刘备刚走没几天,张飞张三黑子就借酒寻衅滋事,蛮横无理的将诸葛亮赶去了漑阳县。
理由?
以张三黑子一惯嚣张跋扈的尿性,还需要理由吗?
诸葛亮何人?心里明镜似的!
一来嘛!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同张飞这种混不吝讲道理?
搞不好犯起中二病动起粗来,吃亏的当然还是他诸葛亮!
二来嘛!这张三黑子一惯嚣张跋扈、蛮横无理,若是没有刘备惯着,他能丝毫不知收敛,越来越变本加厉吗?
以诸葛亮的智慧,自然一眼就看穿了。
这正是刘备默许的,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而已嘛。
其次,短短时日接触下来,诸葛亮还看出来了,这个表面上粗鄙鲁莽的猛张飞,实际上粗中有细。
这样细细一分析,诸葛亮索性图个清净,还就安安心心在漑阳待着了。
不过嘛!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与睿智,锦囊妙计这个套路不能少!
给谁?
当然是给大耳贼刘备了!
既然是卖弄!当然得是大老板面前!
于是,自从刘备出兵之后,总是隔三岔五收到诸葛亮命人送来的锦囊。
起初,刘备有些反感,神神秘秘、故弄玄虚,为嘛不直言不讳呢?
可是,渐渐的,刘备越来越心惊。
从关羽的轻敌冒进,到兵败身死,许多关键环节,诸葛亮的锦囊之中,仿佛全都一语成谶。
尽管这些锦囊之中,全都只是寥寥数语,大多数还语焉不详,可是事后再看,细思恐极啊!
这特么的!这是未卜先知呀!
算卦先生讖言的精髓,就在于此。
貌似语焉不详、晦涩难懂,可是事后你若是硬往上套,怎么理解怎么觉得果然如此。
渐渐的,刘备对这个新来投奔的小诸同志,正视起来。
没法子不正视嘛!
狗r的说关羽轻敌冒进、凶多吉少,果然就是凶多吉少!
说关羽帐下诸部将无一人可当大任,关羽若有不测,全军必将土崩瓦解,如出一辙呀!这个!
说孙策此人喜欢扮猪吃老虎,表面上看莽夫一个,实际上每到关键时刻,狠辣果决,必一鸣惊人。
完全一语中的呀!
此刻,刘备久久凝视着手中又一个锦囊:“哀兵未必必胜,伐蜀时机未到,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徐徐图之方为正道。”一时之间,颇为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