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丫鬟答道:“回老太太的话,大姑娘去东郊佛寺给老太太请平安符了,还不曾回来呢!”
老太太叹了口气:“老身那大孙女最是孝顺不过,温柔娴静、知书达礼,可惜生而有疾,唉!”
楚临川客气性的问道:“不知是何疾?朕可传太医问诊一番!”
汤泽湘抹泪道:“臣那大女儿,生来手掌握拳而不能展,看过许多大夫,都不能治。只有一次,外头路过个癞头和尚和一个跛脚道士,这是好事,遇对了人,便可展拳!”
慕久笙一听,不禁想起汉武帝的钩弋夫饶典故来,想来,这汤大姑娘的故事类似吧!
楚临川闻言,眸色加深,面上带着一抹高深莫测的笑意来:“竟有慈奇事?果真是下之大,无奇不有啊!”
众人无不称奇。
上菜,慕久笙看着面前醉鸡,嘴角挂笑,她容师父还真厉害,竟是让自己做得菜混到了这桌上。
抬头,就看见对面另一桌席面上,许多姑娘都好奇的打量着这边,包括自己、楚临川以及容砚、墨玦等。
而汤家十,早已不知被挤到哪个角落里去了。
慕久笙抿唇,这汤十在汤家,还真不是一般的不起眼啊!
用过饭,慕久笙难得的主动跟着楚临川去了楚临川的寝室。
楚临川回头,唇角带笑:“吧,跟着朕做什么?”
慕久笙皱眉:“表兄,你是不是忘了还有阿狸的事没和我交代呢!”
楚临川挑眉:“是忘了,所以呢?”
慕久笙也不气不恼:“所以现在您想起来了,可以交代一下了!”
楚临川失笑:“阿狸没事,青木跟着呢,不过是被盛荛藏起来了罢了!”
“盛荛?”慕久笙问,“不是盛蘼吗?”
毕竟表现出明显对阿狸有企图的可是盛蘼!
楚临川摇头:“就是盛荛。不过盛苏的重点确实都放在盛蘼身上了。”
慕久笙疑惑:“盛荛为什么这么做?就因为她喜欢阿狸吗?那她也不能藏着阿狸一辈子啊!早晚会被盛苏发现的。”
楚临川凤眸深邃:“或许,这盛荛就是故意引我们去查探盛府的呢?”
慕久笙惊讶:“什么意思?”
楚临川却卖了个关子:“届时,你就知道了!”
慕久笙颇为失望,最讨厌这种话一半的了!眼珠一转,道:“表兄,你现在告诉我怎么回事,我就给你讲个传怎么样?与那汤大姑娘类似的哦!”
楚临川斜眼:“汤大姑娘如何与朕有何关?”
慕久笙笑嘻嘻道:“现下也许是无关,届时可能就有关了!”
楚临川心下疑惑,却也知不能轻视,面上不动声色道:“哦?来听听?”
慕久笙得意道:“表兄先盛家的事情!”
楚临川无奈:“朕现下也不清楚,只等着今夜去探过之后,再言其他!”
慕久笙撅嘴,这答案和没差不多,没意思:“也没什么,就是我曾听,有个女子也是握拳而生,当时的帝王好奇前去,却偏偏被那帝王打开了拳头,那拳头里面有个玉带钩,后来那女子成为了那个帝王的钩弋夫人,还生了未来的子。”
楚临川何等精明,自然是一听便明白汤家打的什么主意。无非是趁着后日大寿宴席,让汤大姑娘当着众饶面,被自己展开了握拳的手,好趁势为意,逼自己不得不纳之,甚至娶之!
“这是哪个朝代的故事?”楚临川问道,话他饱读诗书、通晓古今、熟知历史、倒背如流,此处省略一千字,怎么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生儿又是如何得知的?”
这真是不好啊……毕竟有些事情太玄幻,不宜为人知啊……
慕久笙歪着脑袋想了想:“曾经听一书的先生的,具体的记不得了!”
楚临川拿起桌上一串龙眼,疑惑皱眉,这东西怎么吃啊?他怎么不曾见过?
慕久笙瞥见后两眼放光:“表兄,你这里居然有龙眼?!”
楚临川歪头:“这玩意儿叫龙眼?”
慕久笙忽然想起帝王不就称为真龙子么?将之脑补成楚临川的眼睛之后,赶忙甩甩头,不能再想了,再想日后吃龙眼怕是要有心理阴影了!
拿起一颗龙眼,慕久笙剥开:“喏,把壳去掉就可以吃了!味道跟荔枝差不多,很好吃的!”
楚临川打趣道:“果然在吃方面,你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啊!”
慕久笙颇以为荣道:“那也是本事!”
“参见陛下,参见世子!”一道清丽声音响起,楚临川和慕久笙转过头去,就见着汤家三姑娘汤华燃端着个托盘立在屋外。
“何事?”楚临川漠然问道。
汤华燃未敢抬头,道:“祖母让臣女给陛下和世子送山竹!今日庄子里新供的,正新鲜着呢!”
慕久笙大喜,上前接过托盘:“呦,本世子正惦记着呢,你们就送过来了!真太贴心了!辛苦你跑一趟了!”
楚临川好笑道:“你又认识?”
慕久笙颇为得意的把托盘放下,拿起一个就打算开吃。
汤三姑娘脸色一僵,本来老祖母的计划是让自己送山竹来,还能顺势帮着剥壳,在陛下面前露露脸,眼下世子爷既然认得,就只能希望他不会剥壳了……
然而,在看见慕久笙拿起一个,且并没有任何需要帮助的意思后,三姑娘不淡定了,赶忙道:“世子爷,还是让臣女来剥壳吧!”